鄭和有些尷尬:“現下蒸汽船僅跑了這一趟遠程,滿載之下一船可運載兵士120人。”
“全部準備起來,盡早出發,朕明日一早啟程。”
“臣明白。”
“漢王,馬上率軍北上,押運糧草物資至濟南府和順天府。”
“遵命。”
趁著閱兵的余溫,朱棣要立馬北上,同時命令鄭和加緊蒸汽船的建造,不計成本,不斷改良。
五日僅需五日就可將應天府的糧草運送至順天府,而且不用兵士和馬匹,僅僅糧草這一項比之原來節省了多少錢?多少時間?
真正體會到了好處之后,朱棣明白蒸汽船將會是接下來大明發展的關鍵因素。
蒸汽機現在產能跟不上,專門為生產蒸汽機的工廠正在建造還未完成還得依靠著原有的工坊進行制造,而且長途測試只經過一次,還有很多需要不斷改進的地方。
鄭和有信心,但是也明白不足仍很多。
朱瞻墡和朱瞻埈被叫到了御前,朱棣囑咐了很多事情,無非就是有事情得多問諸位大臣,并且欽點了幾個大臣在兩人輔助監國期間要多出力。
兩人不斷的點頭,朱瞻埈這幾天老實的不行,生怕自己再出點什么錯被抓了馬腳,對于輔助監國他可是躍躍欲試,這是他展現自己才能的好機會。
和朱瞻基年齡相仿他,待遇卻差距極大,這也讓他對于朱瞻基有些一份莫名的惱火,他要證明自己不比朱瞻基差,甚至可以做的比朱瞻基更好。
滿腹雄心,才疏學淺,他有幾斤幾兩估計只有他自己不清楚。
第二天一早朱棣和朱瞻基就出發了,北疆這一戰明年開春必然會發生。
剛送行完,一群大臣就圍到了朱瞻埈和朱瞻墡的身邊,就這群人,全聽他們的能給你忽悠瘸了。
“五弟先回宮吧,明日舉行早朝,你可千萬不要遲到了。”朱瞻埈拿出了二哥的身份來,似在命令部下一樣的口吻與朱瞻墡說話。
朱瞻墡都快給他翻白眼了,皇帝剛出發,他這就擺上譜了,真是愁腦袋在脖子上長得太牢了。
“我先去見父親,二哥要不要一起啊。”
此時朱瞻埈似乎才反應過來,真正監國的是太子,他們兩人是因為太子身體不適輔助監國。
又是爹又是太子,你這是不先去請安,是不是大逆不道。
兩人來到了太子房內,房內常年溫度都高,太子受不了寒,這一冬天的炭火就得用掉許多。
“父親,皇爺爺已經出征。”朱瞻墡簡明扼要的將事情說了一下。
朱高熾今天身體稍微好一些,輕輕咳嗽了一聲:“先命人去將夏原吉放出來,官復原職。”
朱瞻埈立馬反駁:“父親不可,夏原吉陣前退縮,是皇爺爺命人將之下獄,怎么可以這么快就放出來。”
朱高熾沒好氣的看著自己這個二兒子,他是在吩咐事情,不是在問他意見,這是真的打算自己當家做主了。
朱瞻墡嘆了口氣:“夏尚書主管戶部,多年的老臣,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也是好的。”
“后日早朝,萬事按照尋常標準做就好了,朝堂之上,若是楊士奇,楊榮,楊溥,夏原吉,胡廣幾人能達成一致意見當朝定奪之事只需以折子的形式遞給我,若是朝堂諸位無法定奪之事,稟與我再做定奪。”
“兒子明白。”朱瞻墡恭敬的回答。
朱瞻埈這是滿懷“孝心”的說:“父親,您身體不適,多休息吧,很多事情我和瞻墡可以為您分擔。”
你自己搞事情別帶上我,朱瞻墡已經對這個二哥無語了,知其志大才疏,沒想到如此疏,本以為這二哥是被故意安排來制衡一下自己的,這哪里是制衡這是派了個拖油瓶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