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居安而思危,先啟汗顏。”張先啟被朱瞻墡的話震驚的,他知道朱瞻墡腦子靈活,不管是報紙還是蒸汽機都是前所未有之事。
但是今日這番言論,五殿下目光之深遠是他未能企及的,當下永樂盛世便擔憂起將來了。
這哪是什么目光之深遠,只是知道將來會發生的事情而已。
“張先啟,東瀛是個島國,位居我國東北部海上,兩國實際上交集多年,從唐朝遣唐使開始,東瀛多次來訪中原,想必中原的地貌人文,他們應該都有所了解,甚至都有詳細記錄在案,此次東瀛奸細,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派人在中原大地上扎根甚久,但是我們對他們卻知之甚少。”
“你不知我也不知,去了鴻臚寺問上一圈,多得到的答復和你差不多,少數幾個會說東瀛語的可能知道一些,但是它的山川地貌,何處有港口,何處是城市,何處屯兵,何處產糧,我們一無所知,若將來有戰事,我們連去何處登岸都不知道,摸黑抓瞎,如何抵御外敵。”
張先啟明白了朱瞻墡的最終想法,這是要讓他去東瀛將東瀛的這些信息全部整理好,送回來,但是這不是去做奸細嗎?他可是堂堂文進士啊,若要他去做奸細,他放不下身段。
“殿下……是想讓我去做奸細嗎?”張先啟猶豫了一會還是問了出來。
“不,我要讓你明目張膽的去東瀛,大搖大擺的走在東瀛的土地上,去了解他們的風俗人情,地貌江海,也要你去宣揚大明的文化,從文化的角度去將讓一些東瀛人自發的親近大明。”
“殿下,這樣的事情,可以做到嗎?”
朱瞻墡點了點頭:“相信我可以的,我不是讓你去做躲在暗處的奸細,而是去做代表大明的使者,大明駐東瀛大使。”
不是奸細就不用東躲西藏的生活,也不會損了讀書人的風骨。
“殿下為何是我?”張先啟有些好奇。
“大使得長期居于東瀛,必須是忠心中直之臣,舍命能諫者為先,也有足夠有圓融貫通之能,若是個不懂變通的家伙,容易被人蠱惑,就會挑起兩國矛盾,現在還非開戰之時,也必須得是進士,因為要宣揚我大明文化,要叫東瀛人認為做大明人,高人一等。”
“所以我選擇你。”
“先啟惶恐,愿為陛下效勞,為殿下效勞,可家中有老母行動不便,若是遠行,怕不能盡到做兒子的責任。”
朱瞻墡看向了緊閉的房門:“可否請老太太出門一敘。”
張先啟猶豫了一會,將他的老母親帶了出來,坐在石椅子上。
老太太笑容和藹,其實算下來也就不到五十歲,只是太過操勞,面容老些。
“老婆子腿腳不便,無法給五殿下行禮,還望五殿下莫怪。”
朱瞻墡好笑點頭,然后將想要讓張先啟去東瀛做大使的事情說了一遍。
老太太渾濁的雙眼中,迸發出光芒來。
鄭重和朱瞻墡確認:“殿下,真的不是去做奸細的嗎?”
“大使不是奸細,反而是代表了大明的臉面。”
“不是奸細就好,老婆子我養了兒子也不容易若是去做奸細,也浪費了這一身十幾年寒窗苦讀的學的文化,既不是奸細,是光明正大的官,去,先啟,一定要去。”老太太激動的說。
“娘,可您這身子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