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那種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虛偽公子。
雖然他貪玩,懶惰,嗜睡,還在鄭和府上養了清倌人,但他仍是一個好殿下。
短短幾句話,群情激昂,朱瞻墡不由的感慨,多背幾首歌穿越回古代也是有好處的。
張三吩咐這群激昂的年輕人回去工作,然后單獨陪著朱瞻墡和幾位技術員一起研究朱瞻墡帶來的電話機。
朱瞻墡再次詳細解釋了一遍電話的原理。
“殿下想法真是天馬行空。”
“殿下這個話筒和聽筒可以用鐵制代替。”
“殿下您看著隔膜可以選取更輕薄堅韌的來代替,可以嘗試更好的牛皮。”
“隔膜可以扎的更緊。”
這些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工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明最高的制作工藝,雖然不一定都理解的電話的原理,畢竟電力這東西對于這個年代的人來說有點不可思議。
但是這工匠多有自己擅長的項目,有木工,鐵匠,武器師,至少在制作工藝上比朱瞻墡在宮內和太監宮女們做出來的要好的多。
東西做的細致,效果也會好很多。
議論紛紛的時候,朱瞻墡就讓他們議論,這些工匠們的討論還是很有價值的,發散自己的思維,增加創造力。
好主意總是在討論中產生,或者在穿越前就記下來。
等他們討論的差不多了,朱瞻墡才繼續說道:“張三,我是這么打算了,用蒸汽機燒煤帶動發電機轉動,這樣就可以持續的產生電,這樣的話隨時可以通話。”
“應當可以做到。”
“還有我部主要兩端通話,我需要多段通話,需要幾十臺電話機。”
“啊?殿下,這可如何去做?”
“設立一個總機,所有的電話機都連接線路到主線路上,當需要通話的時候,總機接線員根據通話的要求接通對應的電話機電路,這樣的話一臺電話機可以撥通很多臺電話。”
“好想法啊,殿下!”不由的有人驚呼了起來。
這哪是什么好想法,不過是看過諜戰劇里面接線員的畫面記下來了而已。
“諸位,接下來電話機的制作就交給大家了,咱們分成幾個分開的部分,發電機一個部分,聽筒話筒一個部分,電線一個部分,因為用蒸汽機發電,電量大,大家也得注意安全,最后接插電線一個部分,分開研究,然后一段時間匯總一次。”
“殿下圣明。”
“張三這可是太子殿下重點關注的項目,一定要好好的重視,盡快做出來,我也會常來工坊。”
“是,殿下。”
朱瞻墡分開多部門研究也是為了開始發展流水線作業流程,雖然現在機械化程度低,但是隨著蒸汽機的發展,流水線是必要的,而且今日看了蒸汽機廠和船廠的流程之后,朱瞻墡覺得流水線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將事情分了下去,朱瞻墡帶著張三在較高處看著蒸汽機廠對著他說:“張三我有意拆分蒸汽機廠變成了我剛才說的電話一樣多部門,流水線生產。”
“殿下流水線是什么?我只聽說過秦淮河漾樓的流水宴。”
“什么是流水宴?”
張三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的說:“我是聽人說的,就是一個個輪流來…來…來敬酒。”
人的欲言又止里總是寫滿了故事。
“張三你變了!?”
男人有錢就會成為更好的男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