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距離廣州府很近,戰船南下很快就可以達到。
鄭和指著地圖上交趾河內的位置說:“張輔將軍已經率軍收復了河內的位置,現在交趾的北方已經平定,南方黎朝的叛亂還是持續,這次下去我打算先到北方靠岸和張輔將軍匯合一次,整兵之后,率領船隊從南方巴地頭頓港口直接登岸,南北呈夾擊之勢,覆滅交趾叛亂。”
交趾總體地域狹長,而且山地眾多,騎兵難以行進,難以大規模發動戰斗,這也是這么多年交趾長期處于叛亂的原因之一,反賊殺不完,又難抓。
而且別看交趾這么點小地方,野心其實也從來不小,如果你將朝鮮和交趾自己夸大繪畫的歷史地圖合起來看就會發現。
黃河以北是朝鮮,長江以南是交趾,華夏民族就在長江黃河中間游泳。
其兩者其實特點差不多,并且近現代對于華夏的野心也沒少過,建國后的兩次志愿軍反擊戰就是在這兩個地方打的。
而且直到現代他們還說春節是他們的,滾他娘的,那叫中國春節。
看著鄭和分析戰局,朱瞻墡卻認為打贏他們不是關鍵,而穩定才是,交趾長期混亂的原因很多,歷史原因占大部分,畢竟自唐朝后交趾就脫離了我朝,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當然這些東西都是在我國的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
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點,要穩定交趾就必須抓住這些相同點。
朱瞻墡聽完鄭和的戰爭方針后也非常的認同,領兵大戰特別是海事戰爭,鄭和是行家里手,照著他們的方案做就好了。
“陛下有沒有關于接下來交趾戰后恢復的指示。”朱瞻墡問。
“陛下說了,珠江郡王殿下節制交趾之兵力,全由殿下說了算。”
朱瞻墡略作思考:“你幫我參謀下,我打算讓交趾人治交趾,但是交趾不可擁兵。”
“交趾人治交趾?”
“是的,從交趾人中選出一個有才能的人來作為大明朝在交趾的代言人,讓他代替大明朝治理交趾,大興農業,糧食可以運到各個港口。”
以前的皇帝從來不敢放交趾人來上位,派了監軍,建了藩司衙門,但是成果顯然是不好,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的叛亂。
其中也有一個原因還是派過去的官員多覺得老祖宗的話有道理,交趾朝鮮這些地方人都是邊族夷民不足以待之以禮。
現在朱瞻墡需要這個糧倉,朱瞻墡想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主意,但是細細想來對于大明朝有巨大的利益。
做了權衡之后,朱瞻墡點了點交趾中部的區域:“此地名為沱灢,廣東的海商們叫它峴港,現在還在黎朝范圍內,但是我打算在此地建立港口,此處為優良港口而且走內陸到暹羅也快,此地將來作為廣東藩司的飛地。”
“飛地。”
“就是不接壤但是受到廣東藩司的直屬管轄,只要港口極其周圍的一小部分。”
鄭和這下搞不懂朱瞻墡想要做什么了。
“還有這次下南洋諸國,我會帶商界代表下去,各行各業都有,順帶展開貿易協商,現在交趾內有沒有那種親近我朝的重要人物。”
“臣對于交趾內部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具體的情況等到了那邊張輔將軍應該會了解很多。”
“行,我們準備一下不日動身,這是廣東海軍成立的第一戰,我會派十艘蒸汽戰船隨軍出征,這是現在廣東藩司海軍一大半的戰力,因為船廠和蒸汽機廠都剛成立不就,這已經是日夜趕工加出來的了。”
“殿下的戰船比我船隊的還要威武些,這次船隊十五艘蒸汽戰船外加三艘寶船,一共二十五艘蒸汽戰船肯定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