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馬上站出來說:“父皇,兒臣也愿領兵。”
“都是朕的好兒孫,瞻墡呢。”朱棣忽然點了自己的名字。
“孫兒在。”
“你怎么不說領兵出戰?也覺得朕出征北伐不對?”朱棣詢問朱瞻墡的意見。
朱瞻墡看了眼可憐兮兮的朱高熾,哎,誰讓是親爹呢,只能我幫幫你了。
“父親所言也不無道理。”
朱瞻墡的話讓朱棣皺起眉頭。
“道理何在?”
朱瞻墡便接著說:“征伐為開疆拓土,但是開拓疆域后還得休養生息,得讓草原之民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大明。”
“哦?那你說該怎么辦?”
“皇爺爺,北方的幾個部落您都給他們分封了爵位,何不下令將草原若中原之地一般劃分多個宣承布政司來進行管轄。”
朱棣眼睛一亮,因為近些年大明的強盛,叫的上好的草原部落基本都領了封號,這就是朱瞻墡想要的契機。
“好,是個辦法。”
此時走出來一個大臣問道:“珠江郡王殿下,若草原蠻夷不愿反抗呢?”
“領著大明的封號,砸著大明的飯碗,這不就是謀反嗎?”
這個起兵理由還不夠嗎?
而這么做的原因是萬一有哪個部落愿意接受大明的宣承布政司管轄呢,就像交趾一樣,將之因為利益關系分割出來,這樣敵人就少了。
草原的人比交趾要更加立場堅定一些,但是難道整個草原都是不愿意過安穩日子的游俠浪子,總有些人是愿意領著大明的俸祿,做大明官的。
朱棣滿意的微笑著,朱高熾則是嘆了口氣,本以為朱瞻墡是改了性子了,沒想到只是面子上幫自己說句話而已,實際上還是幫著朱棣出謀劃策北伐大漠。
朱棣看著現在英武不凡的朱瞻墡異常的滿意,想起了英國公張輔給自己的奏折中說珠江郡王雖不善領兵打仗,只會狂轟濫炸,但是陽謀精明。
“就按著這個辦法,內閣自今日開始便研究草原各部落分布,將之分的盡可能的細致,朕要將草原至少分成10個宣成布政司。”朱棣十分滿意朱瞻墡的提議。
太子殿下堅持己見:“父皇,大漠廣闊,若要征伐,可能一拖就得幾年時間,空耗國力啊。”
“太子殿下今日乏了,先下去吧。”朱棣不理會朱高熾的意見,讓太監領著他下去了,倒是也沒有處罰。
朱瞻墡不是很理解朱高熾的為什么要出來唱反調,就連滿朝的文臣這次都不敢說那么多。
商議了其他大事之后,朱棣忽然看向了朱瞻墡,和藹的笑著:“瞻墡聽聞此次你母親是想要在年前將你選妃的事情定下,你自己什么想法。”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孫兒全聽母親的。”
朱棣可不信他這個鬼話,朱瞻墡什么時候是個聽話寶寶了,在廣州府幾年轉了性子了?不可能,他在廣州府也沒少做驚人之事。
“這樣吧,朕特許你可以自己參與選妃,你自己看喜歡哪個?”
主要還是怕朱瞻墡鬧出幺蛾子來,這么大個人了,不是小孩子鬧出事情好糊弄,到時候萬一搞個事情,言官能給你煩死。
這波是什么?這波是防患于未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