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哈。”
“晚上估計有文人詩文助興出征,你自己準備一下,你當年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見到時候還流傳著呢。”
二叔的消息不知道是哪里來的,但是意思很明顯,該花點錢花點錢,別丟人了。
朱瞻墡這時候回去還能睡個午覺,正妃去給太子妃娘娘請安了,那就和我的西域側妃一起睡個午覺吧,午睡能有力地幫助人集中注意力。
入了夜,冬天天黑的早,這也是為什么七八九月份是小孩子出生高峰期的原因之一。
皇宮內此時正準備宴請大臣,不得不說晚上確實冷,大臣們又不敢失了儀態,紛紛在等著。
朱棣開心啊,讓人將準備好的當朝狀元寫的,【天命北伐】讀了一遍,雖然寫的不錯,但是和當年李時勉寫的還是有差別,太年輕了,文字不夠有功底。
其樂融融的時候,一位吏部的臣子走了出來:“陛下聽聞珠江郡王詩才當世無二,只是忙于公務,甚少寫詩文,僅僅一篇人生若只如初見,流傳于街頭巷尾,不論男女皆稱贊,殿下好詩才可莫要浪費了,今日何不請殿下再來一首詩,以振軍威。”
“好。”
“好!”
文人言官們看來對于朱瞻墡這么快起復,沒有收到什么實質懲罰有些意見,但是又不敢說不敢提了,所以想盡了辦法想要讓朱瞻墡吃癟,這群人估計自己都已經寫好了詩,等著朱瞻墡出丑之后拿出來了。
雖說朱瞻墡有那篇人生若只如初見,但是僅此一篇,很多人還覺得他是買的詩。
一個作者如果又短又少那簡直就是文人之恥。
朱棣看向了朱瞻墡,其實他也認為朱瞻墡之前的詩是買的,為了避免尷尬朱棣打圓場說:“瞻墡剛從宗人府出來,最近都在勞心其他事情,臨時做詩怕是維喆楊榮你們也不行吧。”
兩位內閣大員,忙揮手表示自己不行。
“皇爺爺,容我想想便好,要不讓這位大臣先寫一首,給孫兒一刻鐘的時間。”
想還是得假裝想一下的。
“那臣就拋磚引玉獻丑了。”
“北國狼煙七十年,兒郎須向大漠行。”
“身死家國報君恩,魂攜捷報到殿前。”
文人們紛紛稱贊,一陣吹噓。
這拋磚是真拋磚,邊上還有其他的文人躍躍欲試,但是他們都想著等到朱瞻墡寫完了之后再來,這能壓他一頭。
“臣沒什么詩才,不如諸位才子,便只是拋磚引玉,讓陛下,讓諸位笑話了。”
朱棣呵呵笑著,詩一般,精氣神還是到位了。
等到他詩念完了,朱瞻墡便站了起來,他已經寫好了,還不到一刻鐘。
“皇爺爺,我寫好了。”
“哦?那你也念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