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原來的肅王來西北邊關威望甚高,老部下也眾多,甚至玉門關外的關西七衛對其也頗為尊重,身為庶子的朱贍焰這時候繼承其王位,這時候可以幫助朱高煦等人西征察合臺汗國。
只要朱贍焰不是像朱瞻墡這樣的小怪物,朱棣就非常有把握朱高煦絕對能控制好這個年輕的堂弟。
朱贍焰將圣旨牢牢的握在手中,輪起輩分朱瞻墡得叫他一聲叔,但是他年紀和朱瞻墡一樣大,比朱瞻埈還要小一點,怎么叫呢。
“瞻埈,見過肅王叔。”朱瞻埈先開口喊了一聲,朱瞻墡也馬上接上:“瞻墡,見過肅王叔。”發音不怎么標準的話還容易讀錯了。
馬陽將眾人迎入城內,邊關的環境和兩京不能比,而且這邊少水多風沙,自然環境也差強人意。
幾位關鍵人物都圍桌在都指揮使的院內,馬陽顯示將虎符金印交給了朱高煦,這一藩司的軍隊全部由朱高煦指揮。
馬陽交接了兵符,說了一下現在兵力分布的情況而后說:“漢王爺,此次西征察合臺汗國,他們已經得到消息了,派了使臣過來,現在就在嘉峪關,您看如何好?”
這么久了,他們得到消息也是正常的,而且兩國交戰基本也是使臣先行。
“他們的使臣怎么說?”
“自然是來求和的。”
“什么條件?”
“沒有細談。”馬陽明白朝廷的意思這次可不是真的要救援帖木兒王國,就是要打你察合臺汗國,怎么可能和你談求和的事情。
朱高煦看向了朱瞻墡:“瞻墡,忽悠,額不外交的事情就交給你了,你知道我的性格,一向談不來文縐縐的事情。”
“別,二叔,我一言不和又把人家打了怎么辦?到時候我們成過錯方了,要不讓二哥去吧,二哥向來是我們兄弟中最能說會道,能懂得與人交流之人,朝堂上文臣也常常夸他。”
一個大帽子夸嚓給朱瞻埈先帶上,朱瞻埈覺得也是展示自己外交才能的時候了,但是覺得朱高煦和朱瞻墡不是什么好人,不能輕易的接下這個擔子。
便推脫了一下:“我覺得肅王叔多年來在甘州對于西北事宜更加的清楚,要不肅王叔去吧。”
朱贍焰連一點推辭都沒有:“好,我去。”剛封了肅王,現在有個機會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沒道理推辭,朱瞻埈這就尷尬了,沒想到人家一下就將任務接了過去。
“肅王叔,不管對方怎么說,咱們要咬定對方攻打我們的朝貢國帖木兒帝國就是侵犯大明的尊嚴,若對方愿意以一半之國土來換取我們的原諒,我們可以接受。”朱瞻墡交代了一句。
“瞻墡,對方怎么可能會以一半國土來交換。”
“對啊,但是二哥,我們本就沒打算和平解決,皇爺爺的目的是將察合臺汗國收歸大明,本就沒有談判的必要,只是人都到了,也得尊重一下外交禮儀。”
朱高煦看向了馬陽說道:“馬都指揮使,明日我先率軍前往嘉峪關,你尋人去通知關西七衛的指揮使,我將在嘉峪關會見他們。”
“是,王爺。”
“還有,馬都指揮使,瞻墡將會在嘉峪關后肅州(酒泉)內辦置工廠,這事情還需要你幫忙,讓肅州個方面全力協助。”
朱瞻墡的工廠,馬陽也是有所耳聞的,如果能在肅州內將工廠辦起來,那么就算是戰事結束了之后,對于西北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這事情怎么可能不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