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裪有些苦惱,朱瞻墡萬事都以自己是朝鮮女婿的角度為朝鮮考慮,提出的方案看來也都是為朝鮮的發展助力,但是正如鄭麟趾所言的一般朝鮮對于大明的依賴只會越來越強。
但是朝鮮不依賴大明的話該怎么辦呢?
近些年朝鮮的情況好一些了,但是之前他們被草原上的人欺負驅趕,被東瀛人劫掠,向大明朝貢尋求庇護,大明對于朝鮮的庇佑從歷史上來說都是有先例的,他們只能依賴大明。
“諸位愛卿,前段時間商船們傳回來的大明蒸汽母艦在大明朝鮮東瀛中間海域執行剿滅海盜的任務,你們都應該有所耳聞了吧。”
眾人點點頭,這兩月來大明頻繁的海事活動,讓周圍的商船很多都見識過的蒸汽母艦,或許沒見過艦隊戰斗的模樣,但是僅僅從其遠處看著這樣一支艦隊就讓人心生恐懼。
“大明的戰艦如此強大,大明的戰意如此旺盛,他們去年橫掃了草原,瓦剌韃靼盡皆稱臣,太孫領兵飲馬瀚海,他們去年西征察合臺,打的察合臺滅國,而這還沒用上他們最強的海上力量,如此大明我們朝鮮只有依附一路。”李裪顯然想的比鄭麟趾等人以為的要多的多。
他并非單方面如此開心的接受朱瞻墡的施予,不是因為朱瞻墡嘴上說著要給朝鮮一些好處就笑嘻嘻,而是權衡之后決定跟隨大明遠比拒絕大明要來的合算的多。
依附啊,唯有依附這一條路可以走,而且朱瞻墡對于朝鮮確實好,各種幫著,有什么理由拒絕呢。
“大明歷來對于投誠者待遇都極為優待,我們朝鮮從早先就是大明的番屬之國,大明如此強盛的國力,我們本就沒有選擇的余地。”
李裪說這話的時候多少還是有那么一絲的無奈情緒。
鄭麟趾仍舊不死心:“王,我們創造自己的文字吧,創造我們朝鮮自己的文化傳承,我們是朝鮮人不是大明人。”
“鄭學士怕不是得了妄想癥。”內閣的其余人顯然都不贊成鄭麟趾:“文字哪里是那么好創造的,而且華夏文字淵源流傳,豈是一般胡亂創造的文字可以比擬的。”
鄭麟趾這就準備拿出自己的文字范本,但是李裪一拍桌子阻止了大臣們的爭吵,也阻止了鄭麟趾拿出自己的文字范本。
“大明泱泱幾千里,蒸汽戰船雄踞大海之上,他們打草原,打察合臺同時在一年多年內拿下來,我們朝鮮有和余力與大明抗爭,大明給予朝鮮之待遇不可謂不優,人心不可以不足,不能得了人家的恩典,背地里還想著算計他人,此為不忠不義,我朝鮮絕非如此地域。”
李裪的話非常明顯了,他是個有抱負的人,也是個識時務的人,在大明的強勢面前,順應顯然是更明智的選擇。
“珠江郡王為側妃為朝鮮公主,蘭州郡王的側妃也是朝鮮公主,爾等不得再對大明有所不敬。”
軍事強權和文化強權面前,一聲嘆息,卻也無可奈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