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府冬雪落了下來。
朱瞻墡在東瀛創辦了朱日和集團,躺在床上的朱棣拿著邸報,喃喃自語著:“朱日和,朱日和,這孩子倒是會取名字,跟爹的名字一樣。”
朱元章原名朱重八后改名為朱元章,改名“朱元章”意為誅(朱)滅元廷之圭章,現在這個朱日和集團倒是相似的很。
“這孩子現在才是最讓我放心的,你可知他此去東瀛前問我要了一份圣旨?”
“兒臣不知。”朱高熾確實不知道:“瞻墡歷來行事乖張,但是父皇瞻墡心地一直都是好的。”
“朕自然清楚,一點小封賞而已,準了也無妨,只是他身邊那個女孩子,是東瀛的奸細,朕始終不放心,你到時候將這封信給張先啟吧。”
交代了朱瞻基的事情又交代了朱瞻墡的事情,這是他最重視的兩個孫子,而朱瞻墡身邊有東瀛奸細的事情也著實給朱高熾嚇了一跳。
朱高熾在朱棣的身邊候著,朱棣這兩日身體日漸不好,昨天還能站立,今日便只能臥床,好一日壞一日,太醫搖搖頭,一直臥床躺著興許還能多撐些時日下去。
但是朱棣這個性格怎么可能一直躺著不動呢?只要身體利落一下就又要出門走走。
喝了湯藥之后,朱棣對著朱高熾說:“高熾啊,這是前兩日禮部來的奏折,瞻基府上設立了內書堂,請了名仕教導宦官讀書,多任用宦官,你得和他好好說說,宦官可以用,但是不得多用。”
朱高熾結果奏折,點點頭:“是,父皇,您多歇著吧,這些瑣事兒臣處理就好了。”
朱棣點點頭,伸出自己的手放在朱高熾的臉上:“高熾,你是不是又胖了些。”
朱高熾有些尷尬的說:“父皇,入冬了便多吃了些御寒的食物。”
朱棣搖頭一笑:“高熾啊,這一年處理政務覺得如何啊?”
“大明疆域遼闊,兒臣心力有限,遠不如父親處理的好。”
“我處理的好,是因為我兒子們都幫的上忙,高熾啊最近朕總是想起咱們一家人,你們兄弟三個,圍桌而食,你娘責你多吃,怪高煦不受規矩,高遂怯生生的自顧自吃著,現在想來還是咱們一家人好,大明江山管的住,父子兄弟情誼也存得住。”
朱高熾抬眼望著老態龍鐘的朱棣,龍行虎步,高大強健的永樂大帝此時垂垂老矣,躺在臥榻之上,現在的他只是一位老者罷了。
“高熾啊,江山不可失,答應朕大明將來寸土不讓。”
“父皇放心,兒臣便是拼出這條命,也不會讓大明疆域受損。”朱高熾淚光灼灼。
“好,好,好,是朕的好兒子,老大你心寬些,你弟弟們常與你作對,朕都看在眼里,便當是念著母親情誼,別動了干戈,別生了嫌隙,若是不聽話的就罰他們到宗人府跪著些日子。”
朱棣此時最怕的是他走了之后兒孫大動干戈,他自己是這樣上位的,萬分擔心兒子起刀兵。
“父皇放心,父皇放心。”朱高熾強調了一遍。
“大哥啊,大哥啊……”
朱棣雙目渾濁似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戎馬一生,大明疆域曠古爍今,他也算是對的起列祖列宗,只是終究是搶了侄子的位置。
對不起自己的大哥啊。
走出朱棣寢宮的朱高熾,又跪在了門口,雪今夜下的溫柔了些,只有他一人跪在漆黑無邊的夜色之下,后來太子妃張氏也來了。
這一夜似乎非常安靜,無聲的靜謐籠罩了整個大明皇宮,這個大明更古鑠今,煌煌盛世,耀耀帝國,只可惜當永樂大帝走著他人生最后一程的時候,卻兒孫不齊,是無奈也是慶幸。
只愿兒孫莫起爭斗,血脈相殘。
永樂二十三年,冬日雪夜,太監的聲音傳遍了整個皇宮。
“陛下,殯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