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上到士大夫階級,下到百姓農民都得到了好處。
“命鴻臚寺好好的安頓他們,通知一下瞻墉,讓他出面接待,南洋諸國國王抵達,使臣團隊人數也多,大明也不能失了風度,瞻墉負責吧,他性子也穩重些。”三哥朱瞻墉被安排了這差事。
太監又打開了一張圣旨,那是朱高熾的即位詔書,其他事情都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主要就是幾個兒子的事情,他登了帝位,幾個兒子自然得從郡王封藩王。
還有朱瞻基這個太孫,是否現在就立為太子,這些都是讓他頭痛的問題。
首先朱瞻基這個朱棣欽定的太孫,理論上來說自己登基,將之馬上立為太子也是應該的,但是朱瞻基近些年來過于的目中無人,盲目尊大,特別是自從飲馬翰海之后,更是自比霍去病。
而朱瞻墡這次的作為讓朱高熾覺得朱瞻墡似乎還是一個更加合適的人選。
反而是這個做弟弟的更為穩重一些。
只是各方權衡,又怕兄弟之間心生嫌隙,自己若不第一時間立朱瞻基為太子,怕是朱瞻基必然心里不舒服,而且也壞了嫡長子繼承制度,更是讓老二朱高煦有話可說了,思來想去一切以穩為主。
立朱瞻基為太子。
朱瞻埈和朱瞻墉自然是直接在原有封地的基礎上封王,特別是朱瞻埈本就是朱棣給了他相當于藩王的權柄,現在只是一個名頭改變而已。
朱瞻埈進來作為也不怎么好,立了功,每日都以用兵如神自居,高傲的很。
最難封的還是朱瞻墡啊,理論上來說應該封為粵王最為合適,但是朱高熾又怕他心里不舒服,畢竟其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是高出朱瞻基的。
大明后世皆受朱瞻墡之功績影響,封一個普通的藩王,怎么樣都覺得有點對不住朱瞻墡,但是除了藩王還有什么可以封的嗎?
在古代這就叫功高震主,皇帝都不知道該怎么封賞你了。
太監顯然看出了朱高熾的為難之處,眼珠子一轉說:“陛下,五殿下研發蒸汽機,南征南洋,東出東瀛,使得大明之海事貿易興盛,又有無數蒸汽戰船拱衛大明沿海,萬事皆在海上,陛下覺得大明海王之稱呼如何。”
“大明海王?大明海王!”
“好,好,好,就叫大明海王,大明海上之王,算來比普通藩王又要高出半籌。”
朱瞻墡得知自己的封號的時候,人都傻了,怎么別的兄弟都是封地的名字來作為藩王封號,到我這里了就成了個人行為品德了?
《仙木奇緣》
國家欽定的海王,好像也不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