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是那個撒嬌的孩子了,說話也得體了很多,皇后娘娘便收起了故意為難他的情緒,母子間多了些禮儀,少了些親近。
皇后娘娘嫡出三子,但是朱瞻基和朱瞻墡都常年在外,唯有朱瞻墉一直陪在身邊,時常來請安,發現些好吃的好玩的也都會送給自己也新鮮一下。
都說最愚笨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朱瞻墉不如他哥哥弟弟這般才能出眾,在兩人的光芒之下他顯得暗澹了許多,沒能力建功立業,也沒本事開疆拓土,但是他在家啊。
天天可以見得著,天天可以說上話。
年紀越大,皇后娘娘越是想三個兒子小時候的事情,瞻基從小有主意,身份又尊貴,領著兩個弟弟有大哥的模樣,瞻墉白胖白胖的,最像朱高熾,但是朱高熾愣說當時的小跟屁蟲朱瞻墡最像他小時候。
當然朱瞻墡長大了他也這么說。
三個兒子的感情很好,她覺得最大的功勞是朱瞻基,作為大哥他切實的疼愛弟弟,作為太孫他也沒打壓弟弟們,這在皇家宗室是非常難得的。
她兩個兒子本事大,滿朝文武都交口稱贊,但是她也為之擔心不已。
拉過朱瞻墡的手,近前了看看自己的兒子,眼眶不自覺的就紅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母后,您看兒臣回來是好事,怎么還哭了呢。”
皇后摸了摸即將要溢出眼眶的眼淚說:“這次回來得在京城多住些日子,你們兩夫妻也是聚少離多,這次回來不管怎么說,得給我先生個大胖孫子。”
陳新月的兩頰一紅。
現在皇后娘娘最關心的就是幾人的子嗣問題了,朱瞻基有女兒,好不容易孫若微這又生了孫子,算是正統嫡系有傳人了,但是朱瞻墉和朱瞻墡可還沒。
這都讓皇后娘娘郁悶了,朱瞻墡常年在外,她估摸著是陳新月怕先有庶出的,所以給朱瞻墡交代了不能缸內直噴,但是朱瞻墉這么多年了都還沒子嗣這就很難說。
所以去年她做主給朱瞻墉又納了側妃,但是還是沒動靜,這就怪不到人家姑娘家了。
讓太醫會診,太醫又說越王,越王妃身子都極好,瞧不出半點毛病。
最后去廟了求了簽,老和尚話說是朱瞻墉父母緣深,子女緣淺,若想兒孫滿堂需離父母。
皇后娘娘是個篤信佛教的人,但是她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是選擇性的信,順我心意的我信,不順的就是迷信,是老和尚胡言亂語。
而且朱瞻墉的身份特殊。
他是朱高熾第二個嫡子,在朱祁鎮出生之前他就是第二順位的繼承人,論其身份過于尊貴,超級備胎。
歷史上朱瞻墉至死也一直沒有前往封地就藩。
“母后,兒子一定努力,絕不偷懶。”
朱瞻墡的話讓陳新月更加的臉紅了,皇后娘娘嗔怪的拍打了一下朱瞻墡:“你這沒臉沒皮的勁都收收,新月都臉紅了。”
“不是母后讓我努力的嗎?”
白了自己兒子一眼,扯了些家常后,朱瞻墡才開口:“母后,預計過兩天,我就得去杭州府了。”
“杭州府?你爹派你去的?”皇后娘娘,瞬間面色就不好看了,她自然想到了去杭州府是干嘛的,那是漢王朱高煦現在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