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文人言語相爭千百年來從未停過,因為獎項或許激烈些,但是總得還是好處更多,而且兒臣的想法是獎項不評給朝廷上品級高于三品的官員,真有才華就等到致仕之后評選,也避免各種拍馬熘須導致獎項失真。”三品以上也就是各部尚書,內閣諸位,以及各地三司這些人不能參與評選。
而其下的官員可以,因為朱瞻墡要邀請閣老等人作為評委,更低品級的不值得他們為其開綠燈,顧念著自己的名聲更不會徇私。
朱高熾微微一思考,他內心自然是想要做這個獎項,這對于他個人來說很有好處。
朱高熾站起身來:“若要以文學評獎,文章形式多,如何分高下?”
“詩詞字畫,四項獎,還有,外加一個終生成就獎,兒臣現在想到的是一共六個獎項,至于評選的人,兒臣打算組建一個洪熙文學獎的評委會,每年要評選之前會發邀請函,邀請文壇宗師,各地有名望的人來作為評委,這個評委會將會放在燕京大學的文學系。”
這就是朱瞻墡的目的,打造各地大學的特色,即將開門的燕京大學就在順天府內,離朝堂近,他打算讓燕京大學的文學系作為主要系別,洪熙文學獎的評委會由燕京大學負責,他就能越辦越紅火。
朱瞻墡的目的很明顯,但是朱高熾卻愿意讓他去做。
別人或許做不成,但是他朱瞻墡一定做的成,因為他除了是大明朝的王爺之外,也是(本章未完!)
第293章洪熙文學獎
永樂皇帝欽點的當世文采第一。
雖然發表的文章不多,但是文人向來向往更有文采者,朱瞻墡振臂一呼說要頒布洪熙文學獎,必然響應甚多。
“你的燕京大學什么時候開門收學子?”
“回父皇,半月之后,廣納天下學子,有教無類。”
“有教無類,有教無類。”朱高熾念叨著這句話,然后說:“瞻墡你先準備吧,關于洪熙文學獎也可以準備,瞻墉你看看有什么幫的上忙的地方,幫著些你弟弟,瞻墡長期不在京城,燕京大學你得讓三哥幫幫你。”
“兒臣明白。”朱瞻墡知道這是朱高熾想讓朱瞻墉來插手這件事情。
想想好像也沒什么不好,朱瞻墡自然應下。
說完了朱瞻墡的事情,朱高熾看向了朱瞻基說:“瞻基,現在國內平定,北伐事宜可以準備起來了,北方雄師百萬,全由你調動,這一次要將瓦剌趕出去,朕不會相信他們的投降。”
開國第一戰,北伐瓦剌,朱高熾雖不是個喜歡征伐的皇帝,也覺得北方的大漠對于大明的用途有限,但是在朱棣面前發過誓,這也是他當皇帝第一次打仗,所以必須打得漂漂亮亮的,必須是勝仗,并且是大勝而歸。
“是,兒臣領命。”
“朕封你為北伐大元帥,征討瓦剌,蕩清草原任何動蕩勢力,見之不服者,皆可教訓。”
“兒臣明白。”
朱高熾自己監國禮政完全沒有問題,現在只是北伐大將軍的人選換了而已,朱瞻基之用兵本領幾乎將朱棣的那一套都學下來了,而且年輕力壯,所以朱高熾自己也非常的有信心。
按照現在大明的國力,完全不怕打仗,而且其實打仗對他們來說是好事,意味著廉價的勞動力。
隨著之前朱棣的北伐西進,大明的商人們漸漸發現了,打仗能賺錢。
特別是武器制造工廠,因為打仗而需求激增,武器工廠需求量增加,鋼鐵需求量也增加,帶動了一大條產業鏈,在這條鏈條上的官員工廠全部都賺到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