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蘆為難了,若是讓朱瞻墡出發那是他的重大失職,朝廷必然怪罪,但是若不讓朱瞻墡出發,瞧著朱瞻墡的態度了,周圍嚴陣以待的衛兵,自己這幾個人也攔不住。
朱瞻墡這是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他前后左右怎么做都是錯的。
瞧著他無奈的樣子,朱瞻墡嘆了口氣說:“楊指揮使,西洋之行,我賭上了自己的一切。”
“我可以不去的,我是大明的王爺,我有著海量的財富,我只需要躺在我的王府內就可以每日酒池肉林,歡歌笑語,但我為什么要去呢?是為鄭和一人報仇的嗎?”
朱瞻墡的問題楊蘆回答不了,瞧著眼前少年王爺義憤填膺的面容,他忽然覺得,這位王爺現在是真的長大了。
“我是要為鄭和報仇,但是我更要告訴所有大明的子民,大明的臣子,大明后世的兒孫,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
朱瞻墡的話擲地有聲,楊蘆心中竟然不由自主的覺得朱瞻墡做的是對的。
“楊指揮使,我出發的事情,你如實上報就可以了,你攔過我了,攔不住,就算有懲罰,應也輕微,楊指揮使素來剛正不阿,我朱瞻墡萬分欽佩,這些年能于楊指揮使共在廣東藩司做事,我也深感榮幸。”
“微臣惶恐。”
兩人說話之間,廣東藩司的方臬司也趕到了。
“方臬司也是來勸我的嗎?”
方時一陣尷尬,目的肯定還是來勸朱瞻墡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勸不住。
朱瞻墡見其不說話,便向著船上走去。
此時楊蘆雙手抱拳,中氣十足的大喊:“王爺此去違反朝廷命令,微臣為都指揮使勸阻不力,若被革職查辦,是微臣之責,若能繼續留在都指揮使的位置上,微臣依舊會照常行事,還望王爺此去西洋,揚我大明國威,使我大明子民永不受外族欺辱。”
朱瞻墡回過頭看著楊蘆,也對著他抱拳回禮。
剛趕到的方時一陣愣,這是啥情況,楊蘆這意思好像是支持朱瞻墡出征一樣,而且還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過去,幫朱瞻墡分擔。
“楊指揮使您不幫著勸勸,怎么還火上澆油。”
“你勸得住嗎?”
“勸不住。”
“我也勸不住啊,既然勸不住不如管好自己的事情讓王爺無后顧之憂。”
方時吃驚的看著楊蘆,多年的共事讓他知道這個人的脾氣幾乎是茅坑里面的石頭又臭又硬。
“有些驚訝,為何都指揮使如此支持殿下。”
楊蘆望著已經登船的朱瞻墡背影,擲地有聲的說:“因為殿下是對的,將來想要大明的百姓不被欺負,就得讓大明的軍隊在大海之上建立無上之威。”
“但你怎么和朝廷交代?”
楊蘆微微有些皺眉:“方臬司,你向著朝廷參奏我阻攔王爺不利,要求朝廷懲罰吧。”
“啊?”方時不解。
楊蘆非常堅定的說:“你我二人是王爺的左膀右臂,至少總得有一個在位置上替王爺看著這偌大的廣東藩司吧。”
兩人雖然平常意見經常相左,但是當年都選擇留在廣東藩司幫朱瞻墡,這些年朱瞻墡也沒虧待兩人,而且楊蘆是打心底里覺得朱瞻墡雖然急了但是做的對,所以要提朱瞻墡分擔,至少得給朝廷一個交代吧。
撤職廣東藩司的都指揮使,應該讓朝廷面子上也過得去了。
方時明白了楊蘆的想法,鄭重其事的看著楊蘆,對著他作揖:“楊兄弟放心,什么當做,什么不當做,我心里清楚。”
“有勞方兄了。”
82中文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