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暈頭轉向,朱瞻墡這波操作可是給他整懵了,突然的出發,雖說也留了書信說明,但是最終還是先斬后奏,這在朝廷上來說可是大忌。
本身朝廷眾人就覺得在西征的事情上已經對朱瞻墡多有忍讓,有一次擅作主張,不罰不足以平息朝堂的憤怒。
大臣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朱瞻墡目無皇帝,擅自行動,他這個皇帝脾氣好無所謂,但是下面的人急了啊。
朝堂上幾乎沒什么人幫朱瞻墡說話,但是這也是朱高熾最放心的一點。
他行事乖張,做事不考慮后果,他掌握實權,財富驚人,但是他從未拉幫結派,勾結朋黨。
當朝堂吵鬧到不可開交的時候,朱高熾終于還是拍板了:“先將廣東都指揮使楊蘆革職,速派信使追上海王,責令其返航,返航后責令其在家閉門思過一年。”
朱高熾給這次的事情定了性,最終革職了楊蘆,但是命人去追朱瞻墡,追的到嗎?大海茫茫,等到追到朱瞻墡想要帶朱瞻墡回來可不是一句皇帝說就行了。
畢竟朱瞻墡出發就是帶了違抗旨意的后果出發的。
可憐了楊蘆堂堂廣東都指揮使直接被革職,不過因為方時的參奏,所以方時的位置沒關系,兩人中至少有一個人留在原來的位置上,可以幫朱瞻墡看顧著廣東藩司。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朱瞻墡可以將自己的妻子們除了貼身保鏢黑蛇姬,其他全部都留在了順天府,也是故意將自己的軟肋留了下來。
朱瞻墡出發的消息又傳來的漠北,傳到了正在出征的朱瞻基耳邊。
朱瞻基嘆了口氣:“五弟啊五弟,你如此行事實在是太不將朝廷,將父皇放在眼中了。”
此時朱瞻墡身邊的人提醒了一句說:“太子殿下,這對您或許是一件好事?”
“哦?”
“海王爺此番行事風格,也讓滿朝文武都明白,海王爺此人絕不會被朝堂言論說左右,甚至可以說是肆意妄為,獨斷專行,殿下也知,滿朝文臣最怕的就是獨斷專行聽不見去意見之人,五殿下如此行事無異于自斷與滿朝文臣之關系,算來對殿下倒無壞處。”
朱瞻基一愣神,他一開始沒想到這個事情,細細一想好像也確實是這樣的。
“難道是瞻墡有意而為之。”朱瞻基心里打起了鼓。
他在朝堂上力挺朱瞻墡,朱瞻墡回應他的方式,就是故意激怒了朝堂諸臣,徹底斷絕了朝堂文臣們的關系,以此來回應他。
雖然他現在不清楚是否朱瞻墡是故意這么做的,但是這事情做的如此的不理智,若是朱瞻墡考慮不到這一層,那他也萬萬不信。
邊上人說的沒錯,這件事情對他沒有壞處。
深思熟慮之后,朱瞻基讓人帶信件回去,信件中一字一句都是對于朱瞻墡的支持,對于自己五弟的心疼和關愛,同時也是告訴皇帝和朝堂諸臣,不能為難朱瞻墡,等到自己北伐歸來之后再說處罰。
當他也給朝堂閣老,以及太子黨諸臣發了信件。
朱瞻基的力挺終究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畢竟很多人都是太子一派的,得跟著太子。
朝堂紛雜,從出發的那一刻開始朱瞻墡就打算什么都不管了,他的打算就是將運河的事情這次不管怎么樣都得安排下去,只要運河開始鑿,這仗不打也得打了,不然耗費的國力和資金全部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