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殿下,邊族蠻夷,無禮之人,做事野蠻如同走獸,如此多奴隸如同豬狗,微臣覺得既然已經是我國領地,不應再如此。”
大明的文化環境這些年是越來越好,有了錢,對于人本身的重視程度也就越來越高,法律也隨之健全,見到加羅國的奴隸,難免覺得不適應。
朱瞻墡便問了他一個問題:“李御史,你說當年若是我們打北方的蠻子沒打過,他們沖入了中原,我們的妻子孩子會受到怎么樣的待遇,當年北伐的導火索你還記得吧。”
“北方蠻夷屠殺我朝子民,人頭壘做京觀。”當年的第一份報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是啊,北方的蠻子多年來還算是學了一些中原文化,但是對待我族人的時候尚且如此,其他的蠻夷難道不會如此嗎?你瞧著他可憐,你幫著他,回過頭來可能他騎到你頭上,比當初欺負他的人還要欺負的狠,他沒學過我們的禮義廉恥,他的生活告訴他,要么被人欺負要么欺負人。”
朱瞻墡這一番話一出口,李賢驚訝的看著他,這位少年王爺胸中藏著多少乾坤,看人看事比很多年長者還要通透。
“微臣受教了。”
朱瞻墡淺淺一笑:“先管好咱們自己人吧。”
三天后朱瞻墡打算出發了,李賢一直就跟在朱瞻墡的身邊,也確信了朱瞻墡是要出發了,心中萬分慶幸此行如此順利,海王朱瞻墡這么的好商量,一點都不為難人。
所以說事情要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外頭傳的朱瞻墡如何如何壞,怎么怎么乖張,那都是虛的,只有他李賢自己一人親眼所見,如此這般儒雅溫和,睿智通達的海王朱瞻墡才是真正的朱瞻墡。
朱瞻墡親自迎接李賢登船,李賢倍感榮幸,跟著朱瞻墡還有龐大的南海艦隊一起出發,行駛在大海之上,連海風都是溫暖興奮的。
“這次回去我一定得為海王多說說好話,可不能讓朝堂上的人胡亂攻陷他,他可真是一位好殿下。”
十幾天后,當船只確定方向臨時靠岸時,怎么岸邊一群黑黢黢的人正在好奇的看著自己的戰船,這是什么人,以前怎么沒見過啊,這是什么地方?
他飛也似的找到了朱瞻墡:“殿下這里好像不是南洋也不是大明。”
“這些人可能是曬黑的吧,不會錯的。”朱瞻墡信誓旦旦的擔保。
方向確認好再次出發,倒是往北去了,但是這也不是大明啊。
李賢再次發難。
朱瞻墡一臉的苦惱:“是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這船長居然能犯這么低級的錯誤,怎么能把海圖拿反了,居然給我開反了。”
茫茫大海么,別說一個御史了,就是有些經驗的海員搞錯方向也是很正常的,大海一望無際,誰知道哪到哪了。
反正現在船隊已經開到紅海了。
不知不覺間李賢倒是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成為了第一個抵達非洲大陸的大明御史,這么說來這上當受騙倒也讓他青史留名了。
82中文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