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投降吧,想漢弗萊公爵投降,漢弗萊公爵說了要抓的妖后和奸臣,我們以前是在漢弗萊公爵麾下做事的,相信公爵閣下不會為難我們。”這位識時務的大臣已經在第一時間改換了稱呼,稱凱瑟琳夫人為妖后。
“你覺得明軍現在會接受我們的投降嗎?”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大明惡龍是來復仇的,期初他們是怎么也不相信會有人為了一個使臣如此跨山越海的來復仇,但是大明惡龍就是這樣的人。
“我們困守倫敦城,與明軍談判吧,妖后這段時間的執政大家也看到了,新建奇觀勞民傷財,迷信男寵,攪得英歌蘭一團糟,讓漢弗萊公爵回來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國王尚幼,需要漢弗萊公爵這樣有遠見有能力的攝政大臣輔佐。”
不知道是真心還是被漢弗萊公爵買通了,現在城堡內的不少大臣都開始說漢弗萊公爵的好話,投降之風甚囂塵上。
群龍無首,上頭吵,下頭亂,英歌蘭的大軍只在倫敦抵抗了三天就向從北線壓來的漢弗萊公爵投降了。
這里他們還是耍了一些小聰明,明沒有像明軍投降而是像漢弗萊公爵的軍隊投降,本質上這是沒有區別的,畢竟漢弗萊公爵本身就是朱瞻墡的走狗。
但是歷史是由人類書寫的,將來只要寫成明軍是漢弗萊公爵請來的外援,是為了掀翻妖后的統治,清君側,他們這些投降的人名聲終究也好聽一些。
全世界的人都一樣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利二字誰都不能免俗。
漢弗萊公爵的北線軍隊在接到英歌蘭投降的第一時間匯合了朱瞻墡,請朱瞻墡前去決定。
朱瞻墡喜歡漢弗萊這個人的做事,他分的分的清楚輕重,跟著朱瞻墡混了,他就一條路走到黑,英歌蘭第一忠誠良將非他莫屬。
朱瞻墡腰間掛著永樂大帝劍,攜帶一群金甲大明將士在倫敦城外接收這群英歌蘭官員的投降。
一群英歌蘭貴族分排站立著,他們的身后是并未遭受嚴重炮火洗禮的倫敦主城區,大明的兩艘戰船正在緩緩的從泰晤士河開進去,漢弗萊的軍隊和大明軍隊正在接手關鍵地區的掌控權。
英格蘭人投降的條件已經寫好了,漢弗萊公爵將文件放到了朱瞻墡的面前:“殿下,這是我與他們商議的投降條件,您看看是否允準,目前凱瑟琳夫人,歐文都鐸,約翰和國王都尚未尋到,接下來入城之后會繼續尋找。”
朱瞻墡大致的看了一遍,就將文件合上了然后說:“這些條件都可以,但是得加上幾條。”
“首先,英歌蘭侮辱我大明使者,不敬大明,此次戰爭耗時兩年,我大明軍隊損失嚴重,耗資巨大,英歌蘭必須向我軍賠款45億兩白銀,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98億兩白銀。”
此言一出在場所有的英歌蘭貴族倒吸一口涼氣,這位大明的海王胃口實在是太大了,如此巨額的財富,等于接下來全英歌蘭四十多年都是在為大明打工了。
但是不同意行嗎?大明軍隊已經兵臨城下了,錢財事小,性命事大,而且就這些貴族的經驗來說,這種賠款的錢就是國家出錢,基本不會侵害到他們的私人財產,甚至于說豪紳的錢盡數歸還,百姓的錢二八分賬也說不定。
漢弗萊公爵有些尷尬,因為接下來不出意外的話他得主政英歌蘭,背著這么大的債務可怎么辦呀。
瞧出了漢弗萊公爵那窘迫的模樣,朱瞻墡小聲的對他說:“漢弗萊公爵閣下,等到攻陷了法蘭西債務的一大部分可以轉嫁給法蘭西,而且你和我之間的事情咱們另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