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范寧指揮棒下落,舞臺上四人同時拉動弓弦。
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第一次在這個世界響起
極富動力感的節奏,以撕扯般的形式拉開樂曲帷幕,強有力的弦樂齊奏,呈示出第一樂章序奏的三連音動機。
范寧手中的指揮棒刻意壓低了速度。
四人的視奏向前推進,雖然有些磕絆,但樂曲效果已經聽得出來了。
這主要得益于,高音聲部的第一小提琴希蘭,和低音聲部的大提琴羅伊。
這兩人的演奏水平非常過硬,撐起了旋律和低音的音響框架。
而中間聲部的瓊和盧,由于是兼修小提琴和中提琴,視奏起來略有掉隊,不過兩人經驗也算豐富,每次都會不著痕跡地迅速跟上。
以范寧的眼光去看,這兩人第一次拿到樂譜,就能拉出這種效果,哪怕是兼修,表現也已經超過前世很多音樂專業的學生。
他看著四人弓弦飛舞,耳朵持續捕捉著各種音樂細節。
“希蘭的小提琴,羅伊的大提琴,這兩人技術無可挑剔,比我現在的鋼琴水平要高得多。”
“嗯瓊的小提琴拉雙音時,音準有點瑕疵,以后聽聽她主修的長笛”
“盧的中提琴運弓有點亂,但是節奏是最準的一個,不愧是交響樂團的打擊樂首席。”
約四十分鐘后,四個樂章完整走了一遍。
范寧再次體會到了那種靈體共鳴的感覺。
這驗證了他的另一個猜想,“重現”音樂的定義既包括自己演奏,又包括譜寫出來后由他人演奏。
他示意大家停下“感覺如何,各位”
盧毫不猶豫地說道“范寧先生,您真的是一位天才作曲家。我太喜歡第一樂章了,您的主題段所采用的對位技巧簡直爐火純青,我沒法拆出來究竟是哪條旋律好聽。死神步步緊逼的戲劇性形象,完全是四把提琴的復調旋律巧妙組合所構成的,作曲系的那幫家伙,絕不可能構造出像您這種風格的主題。”
他又補充了一句“還有,您在末樂章賦予的少女抗爭失敗的結局,我也覺得很酷,我這個人不喜歡大圓滿,那一點都不現實。”
羅伊試探性地開口“范寧先生,我想向您求證一下。”
“嗯”
“您這首死神與少女,核心樂章的位置安排很不同尋常,我猜是第二樂章對吧”
范寧有些訝異地說道“羅伊小姐聽出了什么”
“陰郁悵惘的主題樂思、凄婉動人的五段變奏、處于最美好年華的少女、馥郁芬芳一飲而盡的美酒、蒼白寂寥的沉郁幻象、覆蓋著漆黑墳墓的灰雪范寧先生,你讓我整個人完全被代入進去了。”
羅伊精致無瑕的容顏,此刻看著指揮臺上的范寧怔怔出神,顯然忘記了平時的禮節。
范寧從她絕美的藍色眼眸里,看到了很復雜的情緒。
有親手演繹完這段樂曲后的喜愛、有惹人憐愛的憂郁傷感、有被自己弄得情緒失控的微微嗔怪
還有對自己這位譜曲者的好奇心和探知欲,甚至是難以察覺的一絲傾慕
兩人眼神交織了幾秒。
“羅伊小姐真的很好看啊”
“任憑誰,被羅伊小姐用這樣的眼神看著,很難不會心動吧”
“她是對我有好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