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沒什么。”范寧陡然驚醒。
他笑著說道“我就是覺得它看上去太奇怪了,不過我連圖倫加利亞語和諾阿語都不懂,這個古查尼孜語對我來說就是天書。嗯,僅僅是直覺上的奇怪。”
范寧壓制住了自己在這個世界見到中文后的沸騰心情。
杜邦說道“那你的直覺挺準,若你以后對各種古語言有了初步研究認識,就會發現這個古查尼孜語還真是最奇怪的一個。”
“北大陸的諾阿語系是屈折語,它一部分分化成了圖倫加利亞語,保留了這種典型的屈折特征,另一部分則分化成古霍夫曼語,后者在演化過程中逐漸受到了沿海尼勒魯人、通古斯人,以及西大陸雅努斯人的影響,到了現今你我說的霍夫曼語時,已存在部分蘭格語的多式綜合語語法特征。至于南大陸的幾種語系則主要是黏著語”
這些不會都是有知者需要研習的吧范寧一頭霧水。
“但古查尼孜語,它的語法特征似乎不屬于以上任何一類,來源和年代成謎,被有些人稱為神秘的孤立語。在第3史早期,有極個別學者,比如這位,自稱破譯出了少數字符,不過我看他這語焉不詳的圖倫加利亞語譯文,估計是在一通亂翻。到了新歷,更是幾乎沒人能看懂古查尼孜語一個字符了。”
范寧聽到這心中又有些好笑。
就算是正常的中文,你們都不一定能破譯出多少詞來。
這種局部字序顛倒的中文,再加上“火星文”式的字形魔改,你們能看懂就有鬼了。
我自己都快看吐了
“所以”杜邦無奈搖頭,“這本論代價與起源,對我們有實際意義的,其實只有譯文下面作者所作的一小部分注解”
“作者總結了一些隱知傳遞中的風險規律,可為我們所參考比如有秘儀保護比沒有更安全,讀或寫比聽或說的方式更安全,模糊的表述比清晰的表述更安全,等等”
在杜邦描述這些規律的時候,范寧余光卻在瞄書本攤開那頁上的小插圖。
他慢慢地把上面的中文默念了出來
「隱知傳遞律
隱知的流動總是遵循這樣的方向從高階到低階、從多數到少數、從表象到意志,逆向而行總是將承受不同形式的代價。」
這句原文,雖然自己不能完全理解,但明顯比杜邦所說更全面、更簡潔、更提綱挈領
范寧邊聽杜邦講述,邊若無其事地隨便翻動文獻。
這本書的確只有零散的幾幅手抄插圖,其余都是“一通亂翻”的圖倫加利亞語譯文。
其中有價值的信息只有這一句,其余的中文,還真是一些亂七八糟的“黑暗童話”片段。
想要繼續獲得其他的信息,還是得繼續聽講。
杜邦繼續他的講述。
“然后作者認為,接受隱知有精神污染風險的原因在于語言”
“人類的思維依托于語言才能存在,哪怕是簡單的思維,至少也需要動作的語言,而只要稍稍復雜的思維,就得以文字的語言為載體,比如隱知,必然依賴語言。”
“而語言,是見證之主的造物。各語言的誕生與演化史本身就是秘史,也是見證之主的意志體現。人類在使用語言中生存發展,也在使用語言中被見證之主永恒地凝視。”
聽到這里時,范寧對此的疑惑也打開了。
但是他有了一個隱隱約約的猜想,這個猜想讓自己有點激動,他特別專心地繼續聽講,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能夠被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