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棒遠端輕點,向自己較近處投出一些無形的靈感絲線,一臺黑色的大三角鋼琴緩緩凝聚成型。
它起初缺乏一些細節,在范寧仔細地回想每一處結構后,逐漸變得清晰。
有一些可幾乎忽略不計的靈感消耗在產生。
范寧幾個跨步,站在了鋼琴鍵盤的前面,他伸出手,快速的下行半音階從高音區開始,掃過88個鍵,似乎能做到的速度比自己現實中還快。
音色也是一流水準。
“還能再有嗎”范寧輕飄飄地三步并作兩步回了指揮臺。
近處左手邊,近處右手邊,范寧試著分別具象出小提琴和大提琴,金色霧氣籠罩之下,歪歪扭扭的輪廓浮現在空中,里面有一些凌亂的填充色。
寫實程度還不如3歲兒童的涂鴉,可維持它們消耗的靈感,卻比鋼琴多了好幾倍。
他馬上撤銷了這些事物,然后依次嘗試了長笛、豎琴和定音鼓,結果類似,哪怕暫時收回那臺鋼琴,結果也沒有改變。
好像唯一好具現一點的,就只有三角鐵
難道說必須要是自己演奏得比較精通的樂器或至少需要對每一個細節都很熟悉
范寧皺了皺眉頭。
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沒法具象出一個交響樂團,不可能所有樂器自己都一件一件去學習到精通。
他暫時擱置問題,轉身看向臺下。
長條紅木椅群被廊柱分割,廊臺上陳列著一排排蠟燭。
剛剛在移涌“環山區”短暫的游弋,讓自己的靈帶上了另一種殘留的違和感,在這種狀態下,“初識之光”似乎有一些變化
這個夢境教堂的近處并沒有什么熱源或冷源,但此時,借助著指揮棒指向的手感,他的靈感絲線一束劃定燭芯的小區域空間,另一束探向了穹頂天窗之外。
范寧不知道外面是否和醒時世界一樣有太陽,但是他認為天窗透出的微光是來自見證之主“不墜之火”。
兩個區域模擬出彼此連接的感覺,沒有線段的端點那樣明確,而類似一條有始無終的射線。
他想象著自己正體會遙遠的光芒與熾熱,然后將其拉扯回更加明確的燭心區域。
指揮棒揮出輕輕搖曳的節拍,整體緩緩平移,重復著連接與拉扯感,繼續平移
嘭嘭嘭
夢境中的教堂里,蠟燭一根根燃起,金色的火苗照亮了厚重垂簾的紋飾,弧形石膏線的陰影跳躍著,讓一道道廊柱更加繁復立體。
在每一圈燃燒燭火的光影里,范寧的靈覺“看到”了不同的夢境景象提示,并分辨出了那些夢境主角的靈的特質。
因為他們都在今晚夢見了范寧,或主要,或次要,或清晰,或模糊,或自知,或不自知,視日間所思、印象深淺、暗示強弱,及隨機因素而定。
其中印象最深刻,內容最清晰,最可施以影響,或最易發出邀約的有四座燭臺,無疑是今夜此前演奏弦樂四重奏的四人。
范寧思考片刻,先選了四座燭臺之一,將靈感絲線投射了進去。
“卡洛恩”
希蘭從聽眾席一側的教堂彩窗上輕飄飄躍下。
“什么情況,我到底是醒來了還是在做夢”
她吃驚捂嘴,看向遠處禮臺上與自己對視的范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