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也在繼續,但進展越發緩慢,到后期學生人數也未滿70,堪堪湊齊了三管制的編制,最后放低了納入標準,在音樂學系里挑了幾位管樂基礎還不錯的同學,將木管和銅管勉強湊到了四把的平均線。
小號實在湊不到5把,但范寧數次聲明,圓號的數量一定要7把,最后終于湊齊,委托盧給他們做了一些強化練習,演奏時跟著前面4位一起吹就好了,把氣勢和音量拉上去。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5月23日,畢業音樂會前一日,啄木鳥咨詢事務所。
今天的排練提早結束,約下午三點就散場,然后范寧和希蘭、瓊三人依舊同往常一樣,在209辦公室利用空閑時間研究文獻。
這本比毛線團還亂的“幻人秘術”文獻,翻譯工作仍以希蘭為主導,瓊作為助手,范寧僅僅是承擔一些輔助性地工作,將她們拆解出的一些碎片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
夜深了,本來按照往常作息,幾人此時早回家睡覺了,但是今天大家都沒有要起身的意思。
因為他們逐漸發現,之前各種碎片的梳理進度,今天恐怕到了有階段性突破的時候
“瓊,編號1260的補充說明翻譯出來了嗎”
“翻譯出來了,指向編號為41、61、225、226號的索引,卡洛恩,把他們拿給我。”
“嗯它們是早在幾個月前翻譯出來的,我找找放在哪了”
“第868處禱文連接上了,是第10號補充說明引入的,然后幾個晦澀的詞組在445、450、710號評語中可以查到,希蘭,這個是解釋的哪句來著”
“是第76組和第120組的索引嗯,但120組可以排除了,我們之前確認它只是652處禱文的一個替換句我找找76組,我記得這個標題,也是去年就提取出來了的,只是沒有正文。”
希蘭拉開抽屜,在一堆五顏六色的,用夾子夾住的便箋紙里面找了幾分鐘,然后抽出了一張。
“卡洛恩,這個索引的標題是什么意思”希蘭拿著76號紅色便箋紙上面的古查尼孜語問道。
范寧手中拆分著一堆藍綠白相間的小紙條,轉頭瞟了一眼希蘭手上“論三重死亡。”
“論三重死亡”瓊好奇地重復道,“希蘭,那現在拼出來的正文段落到底說了些什么”
希蘭說道“嗯這是我剛剛用一部分諾阿語,一部分古蘭格語和一部分古雅努斯語拼起來的,它大概可以這樣翻譯”
“人有他的膳食、他的爐火、他的座鐘與歡樂,直至泥土填入口腔,甘美溢滿喉鼻,此非終末,而為伊始。他需見證,而記敘人樂見為他,當窗欞搖下,銘記者不存,唯輝光賦其存在,觀其消亡,若燭火無以照亮于靈,于每一日,他的倒影都會漂得更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