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投資額的大部分都將用于硬件建設,若想負擔起更具有吸引力的人員薪酬標準,并和更多的知名獨奏家展開合作,仍需考驗自己的現金流與經營能力。
“我怎么感覺早有預料”希蘭這時說道,“你還未出名時,他買弦樂四重奏手稿就花了1800磅,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說過特納美術館的全部建筑成本也才2000磅對吧”
“是2200磅,當然,這是近20年前的價格。”范寧說道。
等等,20年前
自己隨口一答希蘭的話,卻好像讓自己打開了什么思路
一個很值得去思考的問題暗門底下存在的事物,和特納美術館本身,出現時間誰先誰后
暗門過道后的深井下面,似乎存在一個巨大的未知空間,以及,某些引人入勝又難以名狀的存在。
與其認為父親是隨意來到烏夫蘭塞爾定居,等特納美術館建成后,瞞著所有官方機構,組織人馬大費周章,在做好保密管理的前提下,挖掘隱秘空間并藏匿了這些事物
范寧更傾向于相信,這些事物存在已久,是父親故意選擇了這座城市,這個地址,買下后建成特納美術館來進行掩蓋
地址
思考到這一層后,范寧突然發現,自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調查切入角度
在近20年前甚至更遠的時間里,特納美術館的前身是什么或這塊土地之前是個什么情況
那個時候范寧才兩三歲,顯然是不可能靠記憶搜尋的。
在同兩位小姑娘道別后,他先是在自己公寓各處翻找,試圖發現一些有價值的文件留檔,但不知是因為時間太久,還是因為這個公寓此前用作美術館員工宿舍,只是近三年自己居住,他一無所獲。
之后范寧又趁著監督美術館清潔工作的時候,再度搜尋了二樓生活區的幾間辦公室,這下倒是找到了一些類似平面圖、設計圖或產權證之類的舊文件,但它們既不是多年前的第一版,也體現不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無奈之下,周末之后的工作日,范寧一連幾天前往了東梅克倫區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門求助,比如主管文化傳媒、土地資源或城市建設的部門。
但他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由于烏夫蘭塞爾近三十年的工業化進展太快,在城市擴張、土地流轉和工程建設這一塊幾乎是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就拿東梅克倫區那幾片繁華地帶來說,一二十年前幾家大型工廠才剛剛落地投建,周邊都是村鎮或小城。
這種盲目發展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大量的交通設施或建筑項目是缺乏規劃的,當局的行政隊伍配備一直趕不上城市擴張的速度,在審批和檔案管理等工作上極不規范,到近幾年才開始有走向正軌的苗頭。
范寧從有關部門查閱到的檔案資料顯示出,這20年來特納美術館有過近十次大大小小的修繕或改建記錄,而記錄完整的,只有最近10年的6次。
這意味著,別說20年前了,就連美術館自身早年的改建檔案,范寧都沒查到。
這件事情真是連有知者都沒轍。
不過轉機出現在了一周后,以范寧之前未曾想到的方式
他在和盧進一步洽談投資細節時,閑聊到了這個問題,盧試著安排手下,就近在這棟鐵路公司大樓里搜尋了一下以前的城建檔案。結果真讓盧找出了一條有價值的線索。
“在至少四十年前,特納美術館的大致位置所在,是一棟私人宅邸,房子的主人名叫維埃恩,資料上的職業為梅克倫小鎮驕陽教堂管風琴師。”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