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料不一定。”
幾人凝視著門口眼球下的那道鮮紅印記,轉眼間又想到了很多其他的可能。
譬如漆的殘痕,凝固的血液,或者是修井人在地下建筑上留下的記號。
但第一反應就是一道顏料。
因為它的形狀不像液體在重力作用下的蜿蜒滑落,而帶著筆觸的紋理,厚度和運動感。
就算不是畫筆所繪,也得是手指之類的東西才能抹出來。
希蘭驚嘆于為什么自己在短短幾秒中變得這么有聯想力,她將背包里的繩索拿出放下,讓范寧系在扶梯和腰間。
范寧撬棍輕輕一推,半扇門就轟然向后倒去,砸起一片灰塵。
兩分鐘后,幾人如法炮制進入門內。
“這里面還是好臭”才往里走了幾步,幾人的表情就發生了變化。
同此前一樣的甬道,但兩側不再空蕩,一個個類似畫框的東西在墻壁上逐次排開,延伸至黑暗的盡頭。
這些“畫框”分布不均勻,有的隔了超過兩米,有的幾乎緊挨著,尺寸不完全一致,但有個共同點,就是都特別大,高度在成年人平均身高上下波動,寬度則比人更寬一點。
范寧接過希蘭遞來的手電,湊近其中一個仔細觀察。
畫框的材質看起來是木頭,里面則是布面,其上內容為色彩繽紛的抽象畫。
“這,這是厚涂畫嗎”希蘭說道,“卡洛恩,這筆觸好厚啊,你看顏料最多的這幾處,離平面凸起都快有五厘米了”
“有點奇怪”范寧疑惑自言自語,“這些畫作的色彩單元極美,但毫無技法可言,構圖亂七八糟,線條也是同小孩子隨機比劃出的沒區別。”
“這就是抽象畫的風格吧”瓊問道。
范寧搖頭“哪怕是抽象畫,其構成要素也是從現實事物或情緒中解構出來的,它就算不講自然透視,也要考慮美學意義上的布局構圖,就算不反映能辨認出的現實形象,也要考慮色彩、邏輯或情緒的自洽這畫框里雖然有些驚艷的色彩,但僅僅只是胡亂堆砌上去的一堆顏料,這或許都不應該被稱為畫作”
而且這個年代,連“暗示流”,或“印象主義”都還在起步階段,抽象畫作品雖然存在,但冷門且不成體系,基本是市場價值低下的實驗性質的玩物。
“嗯,但色彩單元的確很驚艷漂亮或許,這是什么我還不能欣賞的先鋒派藝術吧。”
繼續往里走的三人,逐漸發現這條甬道就像“畫廊”一樣,前后望去,除了少量畫框是空白外,都是這一類怪異的“巨幅厚涂抽象畫”。
“卡洛恩,今天下了這展廳暗門后,我越來越感覺自己在做夢。”
瓊在昏暗之下望著這些與人齊高的圖案,它們色澤艷麗又張牙舞爪,就像某些具有生命力的,難以辨認形體的未知生物。
“夢境里的事物形態沒這么穩定吧”希蘭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