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溶劑蒸發出去后,瓶內這些非凡組分全部被吸附在了干燥的硅膠粉中,在靈覺之下翻騰著色彩駁雜的微弱光芒。
范寧拿出樣品紙,折成漏斗形狀置于柱口,然后將這些色彩駁雜的硅膠粉倒入色譜柱。
“這是枯蛾烷腔蟲淋巴液體積比為301,并滴入一滴蠹齡蟲鈍化酯的溶劑,我們先從溶解性能最差的配比開始,逐漸增大比例,切不可用力過猛從我們此前薄層色譜的檢測情況來看,如果一開始腔蟲淋巴液比例過高,那幾種相位的非凡組分就一起被沖出來了”
希蘭聽得暈暈乎乎,但瓊似乎興趣盎然,她系上了白色小口罩,坐在范寧旁邊托著下巴,露在外面的眼睛閃爍著流光。
范寧用滴管吸取了幾段混合溶劑,從柱口處繞著內壁轉圈擠出,逐漸將此前倒入的硅膠粉融成和下端硅膠一樣的絮凝狀。
“記住,要像我這樣轉圈擠入,不要直接滴落,那樣會把樣品表面砸出坑洞,影響分離純度。”
當樣品上方的液體已有一定高度作為緩沖后,范寧將上下兩端開口的玻璃溶劑球接在柱口上方,并用夾子固定,開始往里面大量傾倒溶劑。
隨后,他合上最頂端的玻璃塞,打開用橡皮管連接的迷你型蒸汽鼓風機。
溶劑從上至下開始沖洗硅膠柱,并開始從下方滴落,燒瓶承接其下。
其間,范寧不斷用毛細玻璃管吸取出口處的液體,并點在薄層色譜硅膠面上,放到祭壇水晶球后查看。
“你在看第一種組分什么時候從溶劑中流出,對嗎”瓊為祭壇加入了一些耀質靈液,然后提問道,“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混合物已經開始往下方移動,只是需要一定時間。”
范寧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贊許之色。
這位瓊尼西米小姐悟性很高啊,放在前世,一定是課題組中我最喜歡的師妹。
一分多鐘后,范寧透過水晶球,看到了硅膠面上翻騰迭代的黑白光影。
手邊的加長版試管架上已經擺滿了橫豎60根試管,他移開錐形瓶,換用試管開始依次接取。
“為什么不繼續用錐形瓶接取了呢”瓊提問道。
“因為我不知道池會在什么時候流出。”范寧解釋道,“如果用錐形瓶,等我在祭壇內發現池的光影時,它已經滴落了,就會再次污染衍所以,我們一般默認從第一種成分流出開始,就采用試管分段接取,這樣即方便操作,又保證了交叉污染最多只發生在其中一部分”
“現在,你幫我依次將15號試管進行薄層色譜檢測,確認一下其中組分。”他對瓊提出任務。
瓊學著他教的方法,用鉛筆在薄層色譜板上劃線,標數字,毛細管點樣,下端浸沒在玻璃瓶展開劑中爬升,然后夾出,至于祭壇中觀察。
“報告范寧教授,一排同樣高度的衍相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