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道上響起單簧管和長笛此起彼伏的二重旋律。
范寧沉默著看了一陣口中哼唱著旋律,并用飽滿的手勢為兩位同學做演奏提示的卡普侖,低聲開口道“這次演出回去后,我讓他跟我學一段時間指揮。”
“你不是指揮那你是什么”門里邊,卡普侖的女兒艾琳繼續好奇問向蹲在自己前面的少女。
希蘭笑著指了指她架在頸上的小提琴“我跟你一樣呀。”
“我知道”小女孩繼續奶聲奶氣道,“海報上寫有希蘭姐姐的名字可為什么,拉小提琴就會讓樂隊所有人也都聽你的它練好后可以當指揮用嗎”
希蘭耐心地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她“在很早以前的時候,樂隊里小提琴拉得最好的那個人,就是樂隊的指揮,后來我們寫的曲子越來越難了,就有了專門的指揮了,但小提琴拉得最好的那個人,還是第二重要的位置,他需要帶領樂隊一起合作。”
艾琳在思考中眼珠滴溜溜轉了幾圈“那姐姐你看,我現在有希望在樂隊里排第二名嗎”
她拉動弓弦,奏響了那把明明只有14尺寸,卻感覺比她整個人還大一號的小提琴。
這是邁耶爾大師早年創作的一首耳熟能詳的庫朗特舞曲,充滿童真又詼諧的旋律被這個小不點女孩拉出,頓弓、跳弓、換把、揉弦、跨三根弦或四根弦的和弦,一系列要素展現得有模有樣,附近十來位同學頗覺有趣地湊了過來。
不知是因為圍觀的人太多,還是接下來這段速度有點快,把位有點高,艾琳按弦和運弓的雙手一時間錯位,出來了幾個有點滑稽的音。
她仍然特別自信地往下繼續,但由于一時失誤又有些忘譜,試探性地拉出幾個音,感覺好像都不對,烏溜溜的眼珠轉動著做思考狀。
看著這個披著一頭棕發的小不點認真的樣子,同學們微微笑了起來,不是嘲笑,而是覺得有趣且帶著鼓勵。
“來,你跟著姐姐一起,用d弦三把位的1指。”希蘭也站起身,從旁邊拿起自己的琴,刻意稍稍放慢速度,從她斷掉的地方開始。
一束如陽光般明朗純凈的旋律飄蕩在排練廳,回想起來的艾琳趕緊跟上。
下一刻,富有彈性的大提琴三拍子撥弦聲響起,在演奏席上休息的羅伊笑盈盈地看著小女孩,琴弓放在一邊,用手指撥響了自己的琴。
緊接著,兩位中提琴同學奏響了帶附點的伴奏音型,先前提問的單簧管手和長笛手也吹出對比的旋律片段,最后是大管和圓號加入的和弦支撐,以及長號戲謔的裝飾音。
范寧和卡普侖夫婦不知什么時候已轉過身來,看著眼前這一幕出神。
聽著大家和艾琳合力奏響的“小樂隊版”庫朗特舞曲,范寧突然覺得自己重溫了某種最初對音樂的感動,他心底的陰霾被溫暖一寸一寸地驅散了,至少是暫時地回歸了演出前應有的狀態。
“真好。”范寧喃喃出聲,像普通聽眾一樣合著節奏輕輕拍起手來。
舞曲結束,小女孩脖頸仍然夾著琴,臉上卻露出了“哇塞”的表情,雙手連帶著弓子一起捂住了自己的嘴。
“鐺鐺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