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求證一件事情,許多樂團團員都提起,您正在改建自己的家族產業特納美術館,并會在此行結束后就開始籌建一支自己的職業交響樂團”
“確有此事。”
還真是籌建交響樂團,極其有價值的內容記者眼前一亮“據我所知,包括大師在內的大部分藝術家都是只考慮自己的演出,通過與其他藝術團體合作或在知名藝術場館任職的方式,而不會有像您一樣的計劃,這究竟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呢”
“所以如您所說,小部分人仍有不一樣的想法不是么”范寧一笑,“藝術的存在需要他人欣賞,平臺對藝術家而言同樣重要,我不僅希望能量身打造出適合自我理念的平臺,同樣希望它未來能幫到別人。”
“那您覺得這是否會帶來爭議如不看好市場前景,或被置疑影響本職工作畢竟藝術運營和藝術本身還是有一定差別,能在激烈競爭中做出成績的藝術場館,背后都有一支十分專業的團隊,或直接來自官方背書。”記者提了一個很現實又尖銳的問題。
的確,別說“鍛獅”,就是“新月”大師們也不一定擅長做生意,哪怕范寧即將獲得“波埃修斯藝術家”提名,背后的無形資源也只是保證自己在各大平臺的演出中能收獲金錢和榮譽,這與“創業單干”能不能賺到錢是兩回事。
范寧輕松一笑“有爭議是件好事,它說明諸位還在關注著我的動向,并等著看我的結果。”
“您似乎表現出了強烈的自信心,可以告訴我它會以什么樣的方式選拔成員嗎”
“目前僅可告知的是,樂手們的薪酬至少定于兩倍行業標準。”
“您當下展現出的市場號召力,的確能匹配這樣的運營成本,我很好奇您的交響樂團名稱已確定嗎能否提前透露一下”
“有幾個備選方案,抱歉暫時保密。”
在穩慎的對話中,范寧向媒體提前放出了適當的組建交響樂團的消息,它們搭配明天對于音樂會的報道一起傳播,應該能對將來的開館演出起到較好宣傳效果了。
不過另一邊,某位少女的情況有點不妙,面對比范寧這邊還多的記者轟炸,她的狀態明顯有些暈頭轉向了。
“希蘭小姐,聽說您目前在圣萊尼亞音樂學院僅僅是一年級,對嗎”一位記者問道。
“我還沒入學,要下一月,而且我還不知道自己該去讀音樂學院還是文史學院呢。”
希蘭的站姿雖然落落大方,但圍觀的媒體和縫隙中遙望過來的樂迷目光實在太多,這讓她在聚光燈下的眼神有些拘束,晉升有知者后帶來的一些改變也不管用了。
“您為什么年輕輕輕能擁有如此精湛的小提琴技藝呢”
“可能是練得比較多,還有爸爸生前的培養。”
“對于帝國廣大小提琴學習者有什么建議嗎”另一位補充問道。
“多練多聽。”
“今晚樂迷們向您表達了猛烈的傾心和熱忱,您是什么感覺”
“謝謝他們。”
“希蘭小姐,您平時在練習之余,生活上有哪些愛好呢”側后方傳來聲音。
“啊這個,也要回答么”希蘭扶額道。
“希蘭小姐,范寧先生將調小提琴協奏曲獻給你,這其中有什么故事嗎”
樂迷們紛紛豎起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