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交響樂團”
羅伊在揣摩其寓意,在場的文化政要們則在用豐富的行業經驗與之印證比對。
藝術事業發展司的漢弗萊司長當即稱贊“嗯,不算是官方氣息最重的地名人名命名法,但相對于很多標新立異或矯飾冗長的樂團,這無疑是正式規范、簡潔利落、富有辨識度且極易留下深刻印象的案例了。”
這顯然具有一定的神秘主義傾向諾埃爾部長心中思索,他出自工業貴族,職位由下議院任命,本身也是具有特巡廳外協員編制的一名四階有知者。
交響樂團命名中,蘊含神秘主義色彩的案例繁多,光是帶見證之主神名的就有不少,世界排名第三的樂團就是“不墜之火節日管弦樂團”,直覺告訴自己,“舊日”應具備神秘學文獻出處,嗯這很符合范寧先生的身份。
“舊日交響樂團具有復古傷感風格,以及撲面而來的歷史厚重感。”于是諾埃爾部長點頭,“從字面上的直觀感受而言如此。”
“它似乎來自過去某段塵封的舊時光,又在當今再現。”后方分管詩歌、戲劇和美術領域的副司長曼斯菲爾德認同道“這應是范寧先生對于已逝的本格主義黃金時代的緬懷,以及對于中古時期那些巨匠遺風的追尋傳承。”
“諸位在文化宣傳工作上遣詞造句的深厚功底令人敬畏。”范寧笑著搖頭。
漢弗萊繼續著他的講解。
世界交響樂團的層級和排名,每個季度由各國文化主管部門綜合評估一次,結果在次月十號更新,并同步被世界主流媒體所報導。
系統地收集并評價如此多樂團的信息,這是一項繁瑣而艱巨的工作,而各國文化部門間能就最終結論保持一致,又明顯經過了“討論組”的統一領導、協調與授意。
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個世界的非凡力量與世俗政權從來都是緊密相連神秘指導藝術,但文化藝術事業絕非空中樓閣,它建立在社會經濟基礎之上。如果當局治理效能低下,或世俗秩序被瓦解,“新月”們的意志得不到尊重,有知者們靈感無所依存是小,恐怕只能自己去失常區過日子了。
至于具體評價維度,按照漢弗萊的解釋包括四個方面
1硬件條件駐團場所的條件肯定會影響排名,更高級的建設規格,更優秀的設計水準、更頂端的樂器配置,甚至某個細節屬于“世界最xx的音樂廳”都是加分項。由于這需要實地評估,自然不會每個季度都采集一次情況,當新樂團注冊時,文化部門會派考察組去一次,后續若團方認為有必要,如大翻修或新場所落成,也可額外“依申請考察”。
2活躍程度包括音樂會演出,包括唱片發行,自然也包括其他形式的藝術活動,它們的每一次開展都會在文化部門備案。在正常情況下,這是一個“雙向奔赴”的合作非凡組織能依托文化部門更好地監管藝術活動,對抗邪神組織滲透,而團方自己也唯恐報備遺漏,這會影響活躍度評分。
3市場價值這是權重最大的維度,如果說“活躍程度”側重數量,“市場價值”則更側重質量。這個世界的人們有更強烈的藝術付費意愿,樂團的營收能力是其影響力的最好證明途徑,即便簡單地用“利潤排名”代替“樂團排名”,恐怕也有七成以上的準確度。
4認知價值各媒體的報道次數與質量,民眾在投票活動中的青睞程度,這些也是考慮在內的因素,文化部門會作出綜合評判。
在范寧了解后看來,這套評價體系的計算細則或許較為復雜,但大結構上是非常簡潔又合理的,它基本做到了“不遺漏不交叉”,注重結果導向,而非虛名。
比如,樂團新聘用一位著名演奏家擔任首席,或簽下了一位極富盛名的指揮大師,這算不算水準上去了會不會影響排名
除了多幾篇媒體報道外,恐怕沒有什么直接加分項。但大師自帶的吸引力,讓演出的票賣得更好了,或發行了更多高評級唱片,排名自然上去了,如果沒有,那說明雙方磨合不當。
再比如,樂團投入巨額宣傳費用造勢,能不能提高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