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蒙的操縱下,通道的地磚再次溶解塌陷,四位調查員的尸體陷入其中,數個呼吸后一切恢復如初。
“為什么是七,不是五”
通道的更前方,范寧已經結束了操練戰車的狀態,快步在黑暗中前行。
為了分散對周邊一系列毛骨悚然事物的注意力,他重新回憶了一遍文森特的提示,于是又有一些未曾注意的疑點被挖掘了出來。
「誦念特定禱文能以可控方式升華七幅神秘的畫作」
當時閃光燈照出的提示上,寫的是七幅無疑。
范寧自然對文森特的作品名錄了如指掌,每一幅畫作的內容細節都能在腦中清晰浮現,他確認具備升華神秘特性的畫作只有五幅。
作品名錄
總不可能漏了什么吧
名錄,最主要的就是作品名時間。
山頂的暮色與墻蛇蝎的視角作于新歷895年年底。
某情緒下所見之深淵銀鏡之河關于極端不對稱容器的創作式寫生作于新歷902年底。
分布很不均勻,過于分散又過于集中,這是范寧的第一感受。
而且,這兩年
第37屆和第38屆豐收藝術節的年份
文森特于新歷909年第39屆期間失聯,羅伊的調查中表明他并非工作人員或被邀請的嘉賓,這一結論如今再去審視,是非常合理可信的一位邃曉三重的巡視長,曾擔任失常區調查小組要職的高層人員,如果把自己的社會地位拔得那么高,堂而皇之地站在“嘉賓”聚光燈下,恐怕曾經的身份會很容易就被發現。
相比之下,一位“特納美術館館長”在豐收藝術節這樣高規格的國際文化盛事里,只是千千萬萬個不起眼的“藝術界人士”之一,如果在節日期間,文森特是抱著什么其他目的在圣珀爾托城活動的話,這樣的身份無疑是極其適合的。
所以這么一回憶五幅神秘畫作的創作年份,就實在是讓人忍不住遐想
文森特是不是實際上連續去了三屆豐收藝術節,而且有一個目的是和“創作出特定的神秘主義畫作”有關
這是有可能的,在范寧對于這個世界更往前的記憶中,文森特出遠門的頻率比前世范辰巽還多。
難道說,他原本的創作計劃是七幅,所以在最早的山頂的暮色與墻中,留下的提示也是七幅
只不過,第三次他意外失聯了,所以創作計劃沒有完成,目前實際上只有五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