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真實的歷史并非如此。”
并非如此幾位女孩子睜大眼睛。
深諳音樂史的范寧卻神色未變,繼續淡笑著聽馬賽內古講述。
當然,他心底在揣摩著剛剛對方那道蘊含深意的眼神是什么用意。
“古代的游吟詩人們,其實是社會高級成員,哪怕是巔峰時期的騎士階層,與之相比地位都要稍遜一籌。游吟詩人寫出作品后,并不總是親自演唱,而是更多讓那些名歌手后輩、巡游演藝者、雜耍藝人或鄉村樂師代勞,以傳播他們的音樂作品”
“而且,社會意義上的人本就具有多重身份,其職能往往有重疊之處。很多游吟詩人本身就是騎士、貴族、教士甚至是君主的使者、聯絡員或公關發言人,整個王室成員乃至公國民眾的藝術教化也由其負責,他們不光是歌唱家,還必須是作曲家、演奏家、音樂學家、音樂教育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今的游吟詩人和騎士有類似之處,定義被擴大了,門檻被降低了,含金量也不如那時高了。”
范寧聽到這時微微頷首。
作為中古時期上流社會的道德準則,“宮廷之戀”直接關聯兩大群體一頭是當作“現實”去踐行它們的“騎士貴族”,另一頭就是當作“素材”去譜寫它們的“游吟詩人”。
三者是經常被人們放到一起去談論的東西,它們在每片大陸的人文土壤里都留下了深刻烙印,蒸汽時代的紳士文化就是從騎士制度一脈相承下來的。
而現今的學院派嚴肅音樂家,就是曾經游吟詩人群體中,那部分在宮廷擔任要職的佼佼者后代,只不過如今在各地已不再是那個叫法,唯南大陸保留著更原汁原味的文化習俗。
他們仍具備真才實學,但通常只是長于一兩個領域,不如曾經那么“全能”了。
“我或許知道您想表達什么。”范寧說道,“在蒸汽時代激蕩不安的社會思潮中,騎士階層和游吟詩人都曾面臨衰落,但后者做了一件聰明的事,這讓他們滑落沒這么明顯他們始終遠離了宮廷之戀本身,而將其往理想化和文學化的方向上發展。”
“宮廷之戀”在如今浪漫主義時期的嚴肅音樂作品特別在“標題音樂”中是隨處可見的靈感、也是最受民眾青睞的故事內核之一。
不僅沒變老土,反而愈加時尚了。
“對,您看,這就有意思了。”馬賽內古笑道,“騎士是宮廷之戀的親歷者,刻骨銘心而不得,帶著一生的遺憾終老,但傳唱、譜寫、演繹宮廷之戀的游吟詩人,卻在持續地收獲鮮花榮譽和美人垂青什么東西一旦把距離拉遠,把美感單純地提煉出來,它就淡去了親歷者陰沉的一面,變成了一種感動,一種藝術享受”
為什么感覺他仿佛是在針對舍勒先生。安和露娜不由得同時看了范寧一眼。
范寧卻是在深以為然地點頭“這就是你覺得游吟詩人做得更聰明的原因”
“沒錯,所以您提到的自己過往感情經歷,也是合理的。沉湎于“宮廷之戀”本身必然是死路一條,但世上也不只有武力加鈔票一條破局之路,芳卉詩人其實教導了渴慕者兩類方法,取決于祂所贈予你的天份是關于欲求的予奪,還是關于藝術的靈感。”
馬賽內古用酒杯先碰自己,后指范寧
“兩條得到愛的途徑,在我這里叫暴力,而在你這里,叫田園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