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等‘茯苓首烏丸’,華十二將廠衛全都交給魏忠賢打理,對朱由校說自己要閉關修煉,對外則是告病在家,便在原來的信王府,如今的西平侯府宅了兩個多月。
這段時間里,華十二想了很多,諸如怎樣扶龍庭,怎樣挽救大明朝。
作為現代人,他自然看過一些有關穿越明末的網絡,那里面的主角在現代明明是個普通人,甚至遠遠談不上成功人士,但在穿越之后,就能靠著先知先覺,和知道歷史走向的便利,成為了一個個擁有治國才能的超級人才。
有的成了一代明君,有的成了一代名相,至于各種改革都是基操。
腐敗不堪的大明朝在他們手中,幾年時間就煥發新的活力,十幾年就翻天覆地,幾十年就能統一全球。
華十二如今也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明末時代,他拿那些中的主角對比自己,就感覺自己有些太菜了。
要知道他也是知道歷史走向的,也有些能改變民生的東西,但現在別說讓他去主導改革、變法、維新這些東西了,就是之前每天處理那些廠衛的事物都讓他感覺有些頭大。
華十二很難想象,里那些主角,是怎樣從一個升斗小民忽然登上高位之后,就能取得成功的?就因為先知先覺知道歷史走向?他總感覺不太科學。
好吧,華十二承認可能他沒有當領導的天賦,他覺得中那些主角挽救大明朝的辦法,如變法什么的,他可能做不到,或者即便做到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完成。
所以華十二在這段宅男生活的時間里,通過思考,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
那就是‘法治’!
如果將大明朝看成是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那么作為外科醫生的華十二,通過自己的角度和思維模式,覺得如果想要挽救這個病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除病灶。
只有病灶去除了,人體的機能才會恢復正常,才有康復的希望。
當然也有病情嚴重不適合做手術的,但在朱由校時期的大明朝,顯然還沒有那么糟糕,趁早做一下手術,還是有恢復元氣的可能。
而把明朝看做病人的話,‘法治’就是那把手術刀了。
所謂亂世用重典,沉疴下勐藥,華十二打算從法治入手,利用他掌控廠衛的便利,開啟大明版的嚴打。
華十二覺得自己不會治國沒關系,不會治民也沒關系,但無論王公貴族,還是販夫走卒,只要犯法他就打掉。
等他把所有不守規矩的人給打怕的,打的他們不敢犯法,都循規蹈矩,安安分分的,他就不信這個風雨飄搖的大明朝,不會安穩下來。
打定這個主意之后,華十二心中的迷茫也逐漸散去,現在他就等著‘茯苓首烏丸’配置成功,和孫閣老他們入京,就可以展開自己的行動了。
這一個月中也發生了不少事情,華十二和周妙彤、北齋之間的關系都已水到渠成。
周妙彤歸心,是自然而然,之前為了救嚴俊斌,她已經將自己給了華十二,從那一刻起,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給猴子滿山走,安心做華家的小妾,再無他念。
至于后來嚴峻兵和丁白纓來刺殺華十二,參與道信王謀逆一桉里,被打成逆賊,處以極刑,那是自己尋死,周妙彤們心自問,她對得起當初那指腹為婚的婚約了。
而北齋歸心,卻頗多波折。
這妮子沒有她妹妹那么老實,一開始想著法兒的要刺殺華十二給信王報仇,這讓華十二很是郁悶,明明殺信王的是魏忠賢,你老跟我較勁是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