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明有多少像徐家這樣的勛貴?怕是太多了。
這也無外乎皇上如此氣憤。
孫承宗想了想,這件事還得勸一勸才行,如此酷烈手段,怕引起江南動蕩啊,當即出言道:…
「皇上,西平侯欲肅清江南官場,此事雖是好事,卻應徐徐圖之,如此霹靂手段,怕是禍非福啊!」
朱由校深以為然,點頭道:「閣老說的不錯,朕這就下旨,讓西平侯放手去做,有什么事情,朕給他做主撐腰!」
說完就招呼王體乾,要開始擬旨,孫承宗一臉懵逼,我是這個意思嗎?
孫承宗雖然不贊同華十二的做法,也勸不動皇帝,但他并沒有拖后腿,他按照華十二的意思,開始選拔官員,就從那些心懷抱負卻不得志的年輕官員中選拔人才,并且盡快派遣這些人前往金陵擬補空缺。
非但如此,孫閣老還非常有預見性的多選拔了許多人,他料想華十二不會這么輕易只殺一批人就罷手的,事后證明,他猜的沒錯。
金陵城城里,華十二殺了一大批勛貴、官員之后,對于那些被殺的勛貴官員,他也派遣廠衛開始抄家,統計這些被殺的財產。
至于那些沒有被查出問題的勛貴和官員,華十二也沒打算就這么放過,是好還是女干,總要過一遍才行。
他直接在金陵紫禁城午門前放置鳴冤鼓,然后張貼告示,通知全城百姓有冤屈者,皆可鳴鼓。
華十二以手中的尚方寶劍保證,無論涉及到誰,都會一查到底,給一個公道。
一開始鳴冤鼓放在午門前,圍觀的百姓倒是不少,可眾目癸癸之下,
也沒人敢上前擊鼓的。
不過華十二并不著急,他讓裴倫開始對金陵衙門中歷年案宗進行審核,若是有問題的,全部推翻重審,若是冤假錯案,便立刻翻案,制造冤案的相關人等,無論是誰,統統抓起來殺了。
其中有個案子,乃是一惡霸強占他人酒樓的案子,具體情況就是一家酒樓生意興隆,結果被金陵城里一個開武館的惡霸看上了。
這惡霸在某天晚上帶著不少打手,撬開酒樓東家的家門,沖進去先給對方夫妻一頓暴打,把這東家家里的錢財掠奪一空,然后逼著他們簽下了借印子錢的手印。
這還不算,這惡霸竟然第二天就去應天府告官,索要那欠條上的巨額銀兩。
酒樓東家夫婦頭天晚上被打的狠了,是被人抬上公堂的,因為是平民身份,按照律法平民見官要跪拜,更何況是在公堂之上,可這東家兩口子身上有傷連坐起來都困難,哪里還能跪了。
于是乎,還沒開審,這兩口子就被應天府尹以藐視公堂的借口,叉出去每人打了二十板子。
本就有傷在身的酒樓東家夫婦,經過這二十板子,都不用重新上堂了,直接就死在了公堂之外。
那惡霸手中有昨夜這對夫婦簽下的字據,是以人死了賬還不能銷,應天府尹判定,酒樓歸那惡霸所有。
這樁案子發生在去年,看上去有那酒樓東家兩口子按了手印的欠條,沒什么毛病,但在知道那惡霸平日所為的百姓心中,是非對錯一目了然。…
裴倫當即就以這案子入手,開始調查此事細節,憑錦衣衛的手段,一天之內就水落石出。
原來那惡霸走的是應天府尹丈人家的門路,在動手之前給應天府尹的老丈人送上了一百兩銀子的禮,然后那丈人寫了個條子,讓自己兒子去姐夫府上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