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求訂閱,求包養,看盜的兄弟可以來點娘看廣告訂閱正版。
魏忠賢重返內官監,朝野振動,都以為沒落的閹黨將要再度起勢,孫承宗甚至帶著一眾朝臣,長跪在西苑之外,恭請皇上收回成命。
若是往常,如此逼宮之舉,即便師出有名,那也是大逆不道,縱然皇帝服軟,那帶頭之人日后也別想有好果子吃。
但這一次不同,王體乾笑呵呵的出來,親手拉孫承宗起來,告訴孫閣老,對于魏忠賢起復一事,皇上只說了四個字:
“且行且看,觀其后效。”
孫承宗很想說這是八個字,但覺得這不是重點,嘴唇動了動,終究沒有指出來。
不過他也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就是看魏忠賢接下來如何去做,若是其故態復萌,再來鬧也不遲。
孫閣老在沉吟一陣之后妥協了,他覺得皇上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在他看來,如今這個皇上,除了修道閉關這一點之外,已經不似原來那般昏庸,西平侯在江南弄的有聲有色,雖然傷筋動骨,卻是在去除腐壞,折騰一番下來,大明倒也見到了希望,所以他選擇相信皇上這一次。
不過孫承宗還是在心里打算好了,他會死死盯著魏忠賢的,若是這老太監做下一樁錯事,那他拼著血濺金鑾殿,也要將其置于死地。
不過孫承宗是沒有機會了,魏忠賢現在每日在華十二眼皮子底下做事,又哪里敢犯什么錯誤呢。
華十二就這樣帶著人皮面具,開始了他執掌大明江山的皇帝生涯。
以前他是侯爺,做起事來雖然背后有皇帝支持,但感覺還是差著一層,如今卻是徹底沒了掣肘,完全可以按照他的預想去改造大明。
掌權第二年,大明經歷了旱澇災害,靠著提前從安南和暹羅進口的稻米平安渡過,不但如此,華十二還借著這些平價糧,狠狠打擊了那些囤積居奇的黑心糧商。
另外很多地方都已經種植番薯、土豆、玉米這樣的耐旱高產的作物,相信用不了多久,即便在未來并不久遠的小冰河時期,大明也不會因為糧食危機而餓死大量百姓了。
除了糧食之外,華十二還用黑石組織每月收上來的大量金錢,提升大明軍隊的待遇,將所有軍隊的軍餉,都提升到頂,達到和新軍的一個層次。
這樣雖然花銷巨大,但是卻輕易解決了可能發生的鬧餉危機。
當然這只是治標的手段,因為這些錢大部分也會被那些無良的軍官當成兵血喝掉。
華十二在穩住軍隊之后,便下旨命稽勛司郎中孫傳庭,入主兵部,整頓天下軍武,著重調查貪墨軍餉之事,這,才是治本。
與此同時,華十二還把手伸向了遼東,他任命盧象升為遼東巡撫,督師遼東,任命袁崇煥為兵備僉事,讓其輔左盧象升,一同安撫軍民,整備邊防。
袁崇煥這個人,在歷史上毀譽參半,愛說大話如‘五年平遼’,剛愎自用如‘擅殺毛文龍’,歷史上他的死,的確有取死之道。
但這人的能力卻也是不容置疑的,不但在經營遼東上表現的極為出色,還有不錯的軍事才能,至少在明末這個階段,絕對算得上是杰出將領,這一點無可爭議。
只是這個人不能為主將,否則一旦獨攬大權,就能做出許多超綱的事情來。
所以華十二才會用文武雙全的盧象升督師遼東,用袁承煥為輔,這樣兩人可以相互成全,都將自己的才能展露出來。
遼東軍方面,實際上從李成梁的時代起,就形成了尾大不掉的軍事集團,這個軍事集團被遼東將門把持,已經形成為喝兵血,養寇自重,中飽私囊的軍閥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