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這位安國公府尊貴的嫡女,愿意放下身段認自己,也感恩當年自己撫養虞伯陽的那段時間,姑祖母才算是認了安氏,領了這份情,也愿意和安氏來往,但是和虞太夫人,她覺得還是免了。
而后安氏當家再偷偷送過去的禮,她倒是收下了,也會還一些禮過來,不過都是瞞著虞太夫人。
安氏后來還給姑太太的女兒找了一門好親事,雖然不算是世家大族,但也算是衣食無憂,在地方上身份尊貴。
虞太夫人是個潑的,姑母也是暴脾氣的,據說兩個人當初在姑母還沒出嫁之前,就姑嫂不和,鬧的厲害。
虞蘭萱大一點之后,這事就虞蘭萱在管,虞蘭萱甚至也偷偷的離京去看望這位姑太太,對這位姑祖母同樣持禮很恭敬,之后她同樣以送往安國公府的理由,給姑祖母送禮,逢年過節的時候還會送上一份大禮。
這些事情虞太夫人都是不知道的,姑祖母年紀大了,也不想再跟虞太夫人一爭短長,只告訴安氏和虞蘭萱,如果以后虞太夫人敢欺負她們,只管過來請她,她只要沒死必然會爬起來給她們做主。
守孝三年,虞蘭萱還是掌握著一部分財物的,特別是她手中的店鋪,利用這些店鋪,每年的禮依舊會送出,那些回禮也先送回店鋪,再以店鋪所購送到征遠侯府。
“父親,您知道征遠侯府這位姑母的事情嗎”虞兮嬌說完前因后果,問道。
“這事我倒是知道的,當初征遠侯遷支過來的時候,他這一支上就有這么一位姑母,也的確是跟著一些遷過來的。”虞瑞文想了想道。
外嫁女在族譜上就這么落了一筆,很簡單,不會多提。
虞仲陽遷過來,他這一房所有人就都過來了,這位姑母人雖然沒過來,但其實也是落在京城虞氏一族的族譜上,雖然只是很簡單的說她嫁于誰,生了誰,之后就沒什么了,但必竟也是落在同一族譜上。
和虞伯陽父親的兄妹關系是鐵證,不容置疑。
“父親,我想去請這位姑祖母。”虞兮嬌直言道。
“嬌兒,你去有什么用若這位姑母無心,你去還不如你族姐去。”虞瑞文不同意,兩天的路程,他不放心。
女兒家出行不方便,哪里就允許她這么出去。
“父親,不必去原籍,這位姑祖母可能馬上就要進京了。”虞兮嬌搖了搖頭,笑道。
“怎么突然進京”虞瑞文一驚。
“其實也不是進京,就是到下清觀拜一拜三清真人,您知道的去下清觀的女眷最多,都說上清觀的香火更盛,但下清觀必竟更適合女子。”
虞兮嬌道。
虞瑞文一驚“你是不是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