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藥膳送過來,太后吃不下的時候,也會稍稍放在那一處。
張宛音依舊從丫環的手中接過托盤,親自小心翼翼的把藥膳放置在桌上,然后對丫環揮揮手,丫環后退著離開。
張宛音往太后處走了幾步,而后站定在太后身后,安靜的站著,同樣沒發出聲音。
大殿又重新安靜了下來。
“這繡的如何”忽然太后娘娘開口道,聲音比往日暗啞了許多。
張宛音看了看老嬤嬤,老嬤嬤點點頭。
“這繡的是好像和京城有些不同。”張宛音重新把目光落在桌屏上。
“看得是哪一處的嗎”太后的聲音依舊暗啞,老嬤嬤替她送上茶水,喝了一口放下,才稍好一些。
“這是雙面繡,京城的繡法似乎也有”張宛音遲疑的道,她于繡品一道,其實沒那么近在精湛,也就是方才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正反兩面不同的圖案,才知道是雙面繡。
至于京城的繡法,張宛音自小在京城,學的也是京城這邊的繡法。
“不只這些,還有齊地的貢繡。”太后的聲音清楚了不少,而后身子往后一靠,“這孩子那個時候已經不太好了,沒想到她居然這么有心,沒忘記哀家的事情,這么有心的帶到齊地去繡。”
太后的聲音又暗啞了起來,帶著一絲悲慟。
“這孩子是個苦命的啊,自小就是一個乖巧的,最是聽話,性子又好,煜兒哪里比得了,可她可她”
太后說到這里說不下去了。
“太后娘娘,王妃知道您現在這么念著她,就算是在九泉之下,也是高興的。”老嬤嬤開口安慰道。
太后的眼眶紅了,用帕子在臉上輕輕的抹了抹“這孩子是個好孩子。”
“齊王妃是個好的,齊王世子也是一個孝順的。”老嬤嬤道。
“是一個孝順的就算再混不吝,煜兒也是一個孝順的,如果是其他人,哪里還能留下”
太后點頭,眼淚又落了下來,急用帕子抹去,“哀家對不起這孩子,也對不起煜兒啊。”
“太后娘娘說哪里的話,您這么疼愛齊王妃,又這么疼愛齊王世子,又怎么會對不起您已經做的很好了,任何人處在您的位置,不可能做的比你更好了。”
“哀家老了,已經不中用了,所以這些人現在都來踩哀家。”太后低緩的道。
“太后娘娘,您看,您怎么又說這種話,您哪里會是老了,您這樣子看著也就只有三、四十。”老嬤嬤安慰她道。
“你也別安慰哀家了,哀家知道自己是老了,老了不中用了,誰都來嫌棄,現在連這種事情都有人在暗中做了,哀家這么多年在后宮,還真的活的像是一個木樁頭。”太后低緩的道。
這話不太好接,老嬤嬤現在只能勸了“太后娘娘,您年紀大了,皇上也是讓您好好享福。”
“享福,這是想讓哀家氣死啊,又哪來的享福。”太后狠狠的抹了抹眼角,臉上露出幾分厲色,“宛音,去請皇上和皇后過來,就說哀家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