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感覺就如同當初和端王商議定“一見鐘情”時的感覺,只要做成,就是一步登天的事情。
祖母自己偏心,又對自己忽視了這么多年,毫無祖孫情義,也別怪自己不念著這份親情,這一切都是祖母自己做出來的,怪不得誰。
外祖母說的對,憑著祖母自己可以要求皇家先娶,祖母不必說話,反正她說的話就是偏心,外祖母也說了,讓祖母吊著一口氣奄奄一息的回來,還會讓人割了祖母的舌頭,這樣就可以萬無一失,絕對不會讓祖母說出推辭的話。
祖母出事,父親必然六神無主,周氏又算得了什么,這個時候外祖母過來幫著處理一些事情,給父親提議,再“誤解”祖母的意思,父親必然同意端王先讓自己進門,否則祖母一死,又要擔誤自己三年,父親必然舍不得。
大晉的規矩,若長輩出事,要么是三年喪期要么就搶先三日內過門,再辦喪事。
皇家的三年誰都等不得
這個提議讓虞玉熙一路心頭火熱的回到宣平侯府,沒想到祖母居然在,她當時就覺得是天助她,忙讓人去通知外祖母,她換過衣裳后去見了祖母,不說其他,只說些安和大長公主喜歡聽的話。
又向安和大長公主問問以后為側妃之道,再問以后自己當如何
這些話,以前她是不會去問安和大長公主的,既便到安和大長公主面前示弱,也只會以現在的處境說事,不會主動提起側妃一說,這是她心頭最在意的事情,甚至說一次就會恨一次,只恨安和大長公主沒幫她。
現在卻坦然的提起,并且表示以后不知道要如何做,必竟以后有太后娘娘面前的明慶郡主,有皇后娘娘的侄女玉明珠,還有明和大長公孫女徐安嬌。
見她誠心誠意的問,安和大長公主也就替她分析提點,這一說就說的晚了,超過了時間,等虞玉熙要走的時候,還特意的要留安和大長公主在這里用晚膳,可廚房那邊說并沒有準備,安和大長公主其實也沒打算用晚膳,聽這么一說更是馬上起身。
所謂的不準備晚膳,其實也是早早說好的,還是在虞玉熙才回府之后,廚房的管事曾經過來問安和大長公主是否留晚膳,正巧虞玉熙帶來的婆子就在外面站著,就隨口說了一句“我們姑娘馬上就要回去。”
虞玉熙要回去,安和大長公主自然就要走了,廚房的管事聽到,明白這意思,又見安和大長公主的人也站在邊上,就以為是這個意思,回去廚房時也沒給準備。
沒想到的是虞玉熙拉著安和大長公主說的極晚,最后虞玉熙離開安和大長公主才急匆匆的離開。
那會雨已經下了許久,天色也暗了,以安和大長公主的性子必然會走近道,那一路有一段靠河邊的地方,轉彎處離著就近住的人的屋子遠了些。
那是個好地方。
雨夜沒月亮,又離著遠,還靠著河,極佳的動手地方,在沒到安和大長公主處的時候,虞玉熙就想到了這一處。
“姑娘放心,老夫人有人手的。”金玉見她還有些惶然,又安慰她道。
虞玉熙抿了抿嘴,還是覺得不放心“虞兮嬌去了就死”
“去了就死。”金玉又道。
虞玉熙驀的站了起來,在原本轉了幾個圈,又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手用力的握了握,莫名的有種不好的感覺,虞兮嬌的行為不在她的謀算之內“不行,你找人去通知外祖母,事情可能生變,虞兮嬌追出去了。”
這事得先跟外祖母通個氣,如果沒什么變化是最好的,要是有什么,外祖母也可以有個反應時候,雖然她拖住祖母的事情并不明顯,但也是有跡可尋的
抬頭又看向窗外,雨密如織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