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時間上先是安和大長公主出事,刺客就埋伏在安和大長公主回府的路上,趁著雨夜突襲大長公主,幸好安和大長公主謹慎,出入帶的侍衛不少,又有就近的人發現,最后才免于一難。
但身邊的侍衛死了一個,對方的黑衣人也死了一個,安和大長公主受驚,回了宣平侯府,當天晚上就病了。
明和大長公主出事晚一些,刺客是夜入的明和大長公主府上,居然一下子就找到了明和大長公主的住所,能知道這么準確消息的,必然是有內賊,否則不可能會這么正確,刺客從進來到出去,借助的是院子里的一棵樹。
從院墻到樹上,再從樹上落下,返身同樣是一氣呵成,所有的一切都很有條理。
當然,安和大長公主也是如此,居然算計到了安和大長公主回府的路線和時間,和明和大長公主府上的刺客如出一轍。
為何要對付兩位大長公主而且還是兩位不管事的大長公主,一傷一病,兩個人同一晚上出事,引得整個京城動蕩。
第二天所有的衙門派出人手,一家一戶的查不明來歷的人。
許多朝臣更是驚駭不已,上折子重查此事,連大長公主的安危都得不到保證,更何況其他人。
為什么要行刺兩位大長公主這個話題讓許多人猜測不清。
怎么看都不應當行刺這兩位大長公主,京中的大長公主固然只有她們兩位,但其他的公主并不是沒有,甚至還有皇子以及齊王世子和中山王世子。
皇子和兩位世子身邊的侍衛眾多,不太好行刺,那么其他的公主呢不說六公主、七公主,嫁了人的長公主還是有幾位的。
難不成不能行刺皇家的皇子、世子,現在就拿大長公主開刀
這么一想,但凡是公主府,人人自危,覺得很有可能是南唐的人干的,朝堂上吵成一片。
一些朝臣認為南唐狼子野心,之前兵部的事情還沒有好,現在又來挑事情,這是想借助幾位大長公主挑得大晉亂起來,和南唐和談根本沒必要,這種人就得打,好好的打,打服為止。
主和派就說主戰派戾氣太重,事情沒有查問清楚,就全往南唐身上套,南唐離大晉這么遠,怎么就要對付兩位大長公主了有那些人手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暗喻就算要行刺也只是行刺皇子。
兩位大長公主沒那么大的作用。
但是到了入晚的時候,許多人已經知道在行刺安和大長公主的一個刺客身上,發現了南唐的痕跡。
死了的刺客,死了的黑衣人。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京城所有人都震了,南唐果然別有用心,一方面同意和談,一方面暗殺皇家血脈,給大晉皇上以壓力,至于不是皇室子弟,也是因為皇室子弟都保護的都周全,正巧兩位大長公主是最容易得手,
南唐居然又是南唐。
朝臣們要求終止和談,要求怡王回京,只有少數人還在撐著,說那東西在黑衣人身上,未必就是他的,可能是別人陷害。
朝堂上日日爭執,兩派幾乎大打出手。
宣平侯府的府門外,卻是來了一個丫環,一個負有使命的丫環,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