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沒什么事情。”張宛音似乎在出神,虞兮嬌的問話嚇了她一跳,神色一震之后忙笑道。
只是笑容有些僵硬。
太后伸手輕輕地拍了拍張宛音的手,安撫道:“這孩子又受了驚嚇,那天差點出事情,如果不是玉麗珠怕是真出了大事。”
“太后娘娘。”張宛音眼眶一紅,頭低了下來。
“好孩子別怕,以后別去那種水邊,也是玉麗珠不是,偏要去往水邊,雖然救了你,錯也是有的。”太后冷哼一聲。
所以先是有錯,而后又有功了
虞兮嬌不動聲色地看了看太后和張宛音,兩個人的樣子看起來就像是一對真正的祖孫,長輩慈愛,小輩孝順。
“玉二姑娘她救了明慶郡主”虞兮嬌詫異地道。
“如果不是她要去,宛音也不會過去,最后也是將功補過,偏偏這個孩子就是一個善心人,要讓玉麗珠早早的進端王府,算是回報了玉家這姑娘的情分。”太后看著頗為不滿。
“太后娘娘,玉二姑娘對臣女如此重恩,臣女就算是把正室的位置讓于她,也是該當的,如果不是她,臣女現在恐怕就不能陪著太后娘娘說話。”張宛音掩面傷心。
如此懇切,如此真心,還真的心讓人感動。
當然,感動的從來不是虞兮嬌,她可不會天真的以為張宛音現在真的柔弱無助,真的誠心誠意。
不說玉麗珠不是張宛音的對手,七公主同樣,至于皇后如何,虞兮嬌卻不清楚。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皇后兩個侄女嫁給兩位皇子,也是早有心思。
看她哭得氣軟嬌怯,甚至有些喘不上來,委屈到了極點,卻偏偏還在強行忍耐,看著極是可憐。
太后的神色越發的慈和,雖然是斥責聲音卻溫軟:“胡說,怎么能把正室讓給她,她是側室,永遠只能是側室,就這事也是她出錯在先,以哀家的意思,也是將功折罪,偏你還說要讓她早早的進端王府。”
“若不是你說,哀家是無論如何也不同意的。”太后不滿地道。
“太后娘娘對臣女天高地厚的恩情,臣女愿意為太后娘娘粉身碎骨。”張宛音抹了抹眼淚,抬起哭紅的眼睛,卻偏偏還在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無奈這一絲笑容比哭更讓人覺得她委屈。
“好了,好了你再這樣哀家也要傷心了。”太后心疼不已。
張宛音用帕子抹了抹眼角的淚痕,扯了扯唇角,這一次看著比方才好了許多。
“太后娘娘,您放心,臣女沒事的,端王府已經有側妃和庶妃在,玉二姑娘若是一直不進府,也不合適。”
張宛音道。
太后伸出手指輕輕地指了指張宛音的額頭眉心:“你這孩子就是這么良善,玉麗珠自己惹出事情,得虧你良善,否則不追責就已經是大善了。”
“太后娘娘,臣女是聽從您的教誨,臣女自小在您的身邊長大,您對臣女的教導臣女一直放在心底,臣女想著玉二姑娘是真的救了臣女,以后也是姐妹相稱,真的不必在意提前進府之事,虞三姑娘,你覺得可是”
張宛音抬眸看向虞兮嬌,問道。
“太后娘娘,明慶郡主是一個良善、聰慧的人,您就不要再擔心她的事情了。”虞兮嬌微微一笑,柔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