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覺得繡品的事情,是什么意思”嬤嬤見她如此,知道她在生氣,忙換了個話題。
卻不料這個話題讓許夫人更加的生氣。
“繡品的事情,佳怡說送進宮的時候是好的,宮女卻說佳怡送的是不好的,我倒并不是包庇自己的女兒,只是覺得那家鋪子是宣平侯府的,那么大的刮花誰敢做分明就是故意所為。”
“夫人覺得二姑娘說得對,淑妃娘娘不喜歡她,故意鬧這么一出”嬤嬤低聲道。
許夫人沉默了一下,緩和幾分“佳怡說的未必是真的,可能是出現了什么誤會,淑妃娘娘性子溫柔,以往在府里的時候也是一個好性子,怎么也不會做這種事情,況且佳怡是我和大人的女兒,就算看在大人的面上,也會善待佳怡。”
“所以,夫人不相信姑娘”
“也不是不相信佳怡的性子就不是一個定性的,平時做事也全憑自己的心,又沒什么心眼,乍乍乎乎,以為看到的就是真的現在一味的說這事和淑妃娘娘有關系,總是過于地偏激了一些。”
許夫人道。
上次的繡品她沒打開仔細看,真不知道這里面是不是送進宮的時候就是壞的,只憑女兒一個人的話,她是真不相信。
女兒這個性子,被人騙了還不知道。
繡品可能出了點意外,說不定就是有人知道女兒要送繡品,故意勾壞的,偏偏女兒現在回憶不起來,只說路上不可能有變故。
“就看這一次吧,這一次的繡品是我親手挑選的,就讓佳怡送進宮去,如果”許夫人說到這里說不下去了,抿了抿唇沉默了后道,“送進宮的藥材準備得如何了”
“夫人放心,老奴查過了,一點事情都沒有,都是最好的藥材,老奴看著挑選,看著封存的。”
嬤嬤急忙道。
淑妃身體不好,作為淑妃的娘家,這么多年一直往宮里送好的藥材,給淑妃調養身子,就這些都是一大筆開支,幸好許夫人母家曾經也是大的世家,家里的鋪子不少,許夫人嫁進來帶的財物比較多。
嫁妝里的鋪子也都能掙錢的。
“先按例送藥材吧,然后再讓佳怡進宮,總得等幾日,不然可能又得挨訓。”許夫人又嘆了一口氣道。
自己的女兒自己心疼,許夫人其實也很矛盾,不知道要相信女兒,還是相信自己其他。
看起來也跟大人商量一下,女兒的親事也是刻不容緩了,這次的試探之后,不管結果如何,總得先訂了親事才是
宣平侯府的三姑娘倒是一個好品性的,那處店鋪就是她從征遠侯府得來的。
“準備一份禮,送到宣平侯府,就給這位虞三姑娘,謝她擔待之恩。”許夫人又道。
女兒的事情能很快地消散,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沒人打聽到具體情形,甚至還幫自家女兒說了幾句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