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大長公主低沉的道。
兒子的庶女多,女兒的嫡女少,兒子唯一的嫡女又折在了端王府,送兩個庶女出去,留下一個最有份量的嫡女以圖后計。
說不得她看中的兩家都不是,那也不過是損失了兩個庶女罷了,當然也可能她押中了一家,再送身份尊貴的嫡女過去,更利于接下來的后院之爭。
外孫女年紀小,說不得倒是一個大好處。
比起嬌兒,外孫
女的性子倒是一個穩重的
「母親,如果端王真的不給側妃之位當如何」事情既然已經定下來,順陽侯又生出新的擔心。
庶女的身份畢竟是太輕了,就算是大長公主的血脈,順陽侯也不能說自己的這些庶女,可以和那幾位側妃相比。
不管是哪一位,以前的身份都是遠遠的高于自己的庶女。
順陽侯自己知道自家事,自己的嫡女養得金嬌玉貴,又得母親的寵愛,至于那些庶女,可比不得嬌兒,就怕端王沒看在眼中。
「端王既然這么說了,實際上他們府上也的確欠了我們一條人命,我們的要求不算什么,除非端王真的要和我們撕扯開。」明和大長公主陰森森的道,「既想得到好處,又不想付出什么,端正君子端王還真是一個端正君子。」
「母親,會不會看錯了,最后還會是是勇王」徐芯兒小心翼翼地道。
至于怡王,大家覺得是不可能,畢竟現在都去南唐和親了,若是娶了南唐的公主為正妃,相當于就是說他失去了皇位的繼承。
大晉的皇室,不需要異邦的血脈。
異邦之血,可以為皇子,但不能為太子,繼續大晉的天下,這是當初開國皇帝的意思,也是大晉一直暗中遵遵循的規則。
即便沒有明說,已經有這個意思。
原本大家還是看好怡王的,畢竟怡王的生母能在宮中生下一子一女,這在后宮也是絕無僅有的,可見其能力。
但現在基本上大家都不看好怡王。
「是不是,現在并不清楚,局勢未明。」明和大長公主冷冷地道,一邊警告女兒,「芯兒,你現在要想和敏安侯好好的,就一定不要亂說,容兒如何,也關系到你們府上,別以為敏安侯就不關心了。」
這話隱隱有刺敏安侯的意思,徐芯兒臉色暴紅起來「母親,我當初也不是非看上他不可,也是您說的,他前途無量。」
明和大長公主被女兒氣著了,用力地瞪了她一眼「現在是說這個的時候嗎當初是當初,當初嫁過去就是一個死字,當初南唐的攝政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南唐皇室暗弱,身為嫡枝又如何。」
「母親說的是,幸好我沒嫁過去,虞惜香最后還不是客死異鄉。」徐芯兒得意地笑了,用帕子輕輕地按了按唇角,難掩笑意,「說什么兩家早有婚約,還不是想毀就能毀了的,虞惜香就是該死。」
徐芯兒一直嫉妒虞惜香,一直想把虞惜香踩在腳下,那么好的機會,又怎么會不留給虞惜香。
虞惜香訂親了又如何她難道不可以搶嗎
以往所有人都說虞惜香才是最有世家千金風范的,又說虞惜香代表了大晉世家千金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