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以前,她絕對不會說這樣的話的,可現在不只是李相宜的名聲不太好,連帶著端王的名聲也不好。
齊王世子不受惑,端王怎么就受一個女子勾引了
甚至有人說端王不顧徐安嬌的死活,明明知道此女心懷不軌,怎么就把人留了下來,甚至還護著她離開
對此女算是仁至義盡,但是對徐安嬌端王就顯得過于的薄情了些。
端王現在的名聲極重要,張宛音早就后悔了,早知道把李相宜招進京,自己不
但沒得好處,還帶壞了端王的名聲,她怎么也不會想著把李相宜弄進京。
兩個人的結識也是偶然,還是當初張宛音離京的時候,路過時遇上的,兩個人說了一會話,都覺得對方很合自己的心意,于是在離京的一段時間,兩個人就書信來往,成為了閨中密友。
這次的事情,原本和李相宜的父親沒關系,張宛音只稍稍運作了一番,李相宜就頂著極好的名頭進了京。
如果不是張宛音的推動,只憑李相宜一個人怎么也不可能進端王府的門,所有的一切都是張宛音在暗中調度。
李相宜長得很美,是一張容色絕美的臉,這樣的容色很難有男子能不在意,張宛音早在看到李相宜的時候,就有心思以后會用到李相宜。
正巧李相宜也不愿意隨便找一個小吏嫁了,可她父親就在地方上,身邊結識的就這么些人手,若想嫁得好,最起碼也得到京城中來,京中大的世家甚至皇子也有,這里才有她想嫁的人。
兩個人也算是一拍即合。
不過當日夜宴,也的確是封蘭修選中的李相宜,查過李相宜的出身,發現沒什么問題,正巧他需要這么一個人手,這才有了夜宴逃到封煜面前的事情,無奈封煜就不是一個憐香惜玉的。
至于李相宜和張宛音兩個早就相識的一段,封蘭修卻是不知道的。
只能說張宛音推動了一切,事情之后就有了陰差陽錯,而后又不受張宛音控制,朝著不可控的方向奔馬一樣過去。
李相宜站起身,盈盈地對著張宛音一禮「端王妃對我有天高地厚之恩,此生絕對不會忘記,也必然會報答端王妃的恩情。」
這話說得婉轉,張宛音心頭順了一些,抬頭看了看李相宜,上下仔細打量,而后自言自語地道「終究還是虞三姑娘長得好,能入齊王世子的眼」
這話說得不高,李相宜卻是聽了個清楚,很是不服氣,她自小就知道自己長得好,也一心一意地想嫁入高門,不只是她有這種想法,連她的父母親也是這么認為的,覺得女兒生得如此一副好相貌,就得嫁入帝王家
「若我的身份也是宣平侯府的嫡女,齊王世子必不會如此待我。」李相宜不服氣地道,重新坐了下來,對于容貌,她向來自負。
側眼掃過張宛音,這位端王妃比起自己尚差幾分。
「齊王世子是如何對虞兮嬌的」張宛音嘲諷地勾了勾唇,「兩家現在鬧著退親,起因就是因為你。」
別以為她看不出李相宜隱晦的嘲諷,忍不住刺了李相宜一聲,「虞兮嬌但凡人群中有她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她,她容色的精致,也就齊王世子可以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