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勇王大婚那般萬人空巷,許多人都覺得要出大事,都沒了看熱鬧的心情。
虞兮嬌拜別了安和大長公主,由一位本家的兄弟背上花轎,宣平侯世子現在又傷了腿,起不了身。
來賀喜的朝臣們并不多,基本上就是走一個過場,現在這個時候誰還有心參加喜宴,都隱隱知道些消息,皇上恐怕不太好。
風雨欲來,有閑心的也就是一些喜歡熱鬧的老百姓。
看著花轎緩緩離開,安和大長公主眼眶紅了,宣平侯早就在一邊大哭起來,還是周氏在一邊勸道,才稍稍好一些。
“大長公主。”秦姑姑看安和大長公主看向侯爺,低聲道。
“其實這樣也好。”安和大長公主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很淡,“他這樣的性子,一輩子只能靠著人,周氏雖然出身一般,性子也還算柔軟,不怎么會當家,和他倒也相配。”
以前覺得兒子是個軟性子的,得配一個能干的,現在覺得不能干的未必就不配,周氏的身份一般,有時候也是一件好事。
這個家,兒子是撐不起的,孫子倒是可以……
這么多年,孫子一直擔著不學無術,甚至違逆父親意思的武夫的名頭,卻依然能文武全才,在大事上做決斷也很果斷,比他的父親強太多了,安和大長公主在孫子的身上才看到老侯爺的身影。
一家子有人行了就可以了!
有些事情果然都是注定的……
宣平
侯府的酒宴辦的并不大,辦的只是中午,晚上不辦了。
京城這邊成親的女方,辦的基本上都是中午,至于晚上,也就只有親近的幾家過來再吃一頓。
宣平侯顯然沒這個心思,看著哭成一團的宣平侯,虞氏族人暗中搖頭,沒辦法,這位就這個性子。
新人離開后,賓客們也一一告辭,主子們都去休息,留下的是一個管事在忙著。
晚上沒打算辦宴會,也就沒準備其他,下人們忙忙碌碌,沒人注意到宣平侯府的幾位主子,悄悄的離開了。
來往的賓客太多,府里又太忙,一家子上了一輛馬車往城外過去。
明和大長公主已經死了,城門口也恢復了往日的情景,不需要再查的嚴實,昨天晚上發生的事情還是在城墻上,這會幾個守衛還在暗中議論,看到有馬車過來,只是稍稍看了看之后就放行。
一家子,一個看著慈和的老太太,一位哭的眼睛都紅的中年男子,還有一位一直在安慰中年男子的女子,另一位應當也是侍候老太太的下人,沒什么異常,明和大長公主已經死了,否則這樣的老太太出城,可得好好的查一查。
馬車順利的出城,安和大長公主長長的松了一口氣,如果不是昨天晚上明和大長公主出事,今天其實未必能出城。
她之前是做了最壞的打算的,沒想到昨天晚上就出了那樣的事情,也算是給她行了方便之門。
對于明和大長公主
的死,安和大長公主只有兩個字“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