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是大事。
朝堂上吵的飛起。
這一次爭持遷都的大多數是武將,身在邊境的將士才真正的明白,邊境的困苦,如果沒有強力的后盾,兵臨城下,又沒有救兵的時候,是如此的困難絕望。
齊都其實也不算是特別的靠近邊境,但是比現在的京城近了許多,齊都的地勢又不錯,易守難攻,齊王這么多年,把齊王修建得固若金湯,見過齊都的也都覺得可行。
就是一些原本京城的官吏和一些沒去過邊境的文官,還執反對意見,但最后在謝氏為首的文臣們的推動下,這次遷都還是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
既然是遷都,齊地王府修建成皇宮,在王府的基礎上重新加了一些建筑,封煜的要求建的是一些必需的建筑,至于其他的,并不需要太多,后宮現在只有皇后一人,才戰后國庫緊張,無需大修。
這一旨意又獲得了百姓和臣子們的好評。
遷都事情決定后,原本的京城就成為舊都,齊王想留在這里養老,這里的許多地方,都是他舊時的模樣,雖然有一些已經被燒毀,但也不必再大修,這幾處不住人就行,齊王選的還是他當日的舊宮殿,這里倒是維護得不錯。
太后為了表示對他這個兒子的寵愛,早就把那處宮殿修繕完全,之前一直空著,幸好只是一處廢棄的宮殿,清理一下就可以住人。
工部的人先去齊地,修整房子、街道,以及各家官吏
的宅子,不同的官吏根據不同的品階,會賜下不同的宅子,齊都擴建,當時城墻建的范圍比較大,真論起來,甚至比京城的范圍還大。
如今再翻新,重新修建,一時間工部的人忙得飛起。
時間過得很快,八年前決定遷都,八年后正式行動,封煜和虞兮嬌拜別了太上皇,在太上皇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帶著人離開皇宮。
當然太上皇依依不舍的也不是兒子、媳婦,主要是三個白胖胖的小團子。
太子和二皇子,大公主。
太子六歲,二皇子四歲,大公主四歲。
在這五年的時候,皇后中宮獨寵,生下二位皇子和一位公主,自此還嚷著要選秀的一些官吏們也閉了嘴。
當然也有人還在肖想后宮的位置,皇后之位他們不能想了,但家里的女兒們還可以想想德妃、淑妃的位置。
不過,這些老臣們這么提議后,他們府里很快就迎來了賜婚的旨意,往往是把那些未嫁的,據說容色過人的世家千金給賜了婚,當然賜婚的對象也不錯,齊地原本英勇善戰的世家公子不少。
比起京城的世家公子,齊地的紈绔少了許多,這么多年,齊王一直對這方向很是注意,每家子弟都有人入伍,比之京城醉生夢死什么也不懂的世家公子,好了許多。
也因此,這些對后宮的位置有些肖想的世家,起初不太滿意,但在看到賜婚之子后,都露出了笑容。
不錯,其實還是不錯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