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他的思緒完全沉浸在了電影怒火重案的一個對話片段之中
邱剛敖“我聽老同事說,你快做爸爸了,恭喜你。”
張崇邦“是啊,做夢都在想有個兒子。”
張崇邦“你呢有沒有見過阿晴啊”
邱剛敖“沒有,出來之后,都沒見過她,坐牢幾年,酒席也退了,未婚妻又怎么樣難道會等我”
這是邱剛敖和張崇邦間的一段對話,而根據這段對話,江浩然判斷,就是在原劇情當中,也許阿晴也沒有死
雖然這部電影上映之后,無數人都在猜測,阿晴大概率已經被阿敖給干掉了,甚至主演也在事后的采訪中承認,這部電影還存在著未刪減版,其中就有一段屬于阿敖和阿晴的情節片段。
這個片段當然不是阿敖入獄前和阿晴有多恩愛了,而是阿敖出獄后對阿晴的報復
而且在采訪中主演對這一刪減片段是這么表示的“我所有跟阿晴的其實都拍了,但是因為時長問題,以及他們說我太壞了”
重點來了,什么叫“說我太壞了”
顯然在原劇情中阿晴的下場并不怎么美好,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她就一定死了。
回顧一下電影的時間線,阿敖是在出獄半年后實施的報復計劃,都說報仇不隔夜,更何況阿敖的仇恨在監獄中足足醞釀了4年之久呢
所以,究竟是什么,竟然可以讓他在出獄后忍耐了半年才動手呢
江浩然有理由認為,這半年時間,他和他的幾個兄弟都用來恢復和提升自己的身體狀態了,四年的監禁生涯,一身本領就算沒有全廢,那估計也荒廢的差不多了,這種情況下倉促報仇,萬一出了紕漏,那就是功虧一簣的結果。
由此可見,阿敖不但有本事,還很能忍,是個做大事的料子。
可惜他沒有遇到一個好上司,更交錯了朋友,如果他的運氣再好一點,能夠遇到一個真正的伯樂,那他的未來或許真的不可限量。
至于為什么判定原劇情中阿晴沒死,依舊得回顧剛才那段對話。
作為阿敖的未婚妻,和阿敖兄弟相稱的張崇邦想來也見過阿晴,就算他沒見過,像阿敖這種警隊里的風云人物,別說彼時阿晴的身份是一名輔警,就算不是,只是一名圈外人,警隊里也不可能一個人都沒見過。
問題來了,如果阿晴真的死了,那張崇邦就不會問阿敖,有沒有見過阿晴了而是會問,你知不知道阿晴死了
像阿敖這種自帶話題的前同事,他的前未婚妻要是真的出意外死了,不論她的身份是不是警察,作為一名刑警,張崇邦都沒有理由不知道,就算他不想知道,這種八卦也會傳進他的耳中。
香江就那么大,要論這種八卦,恐怕哪都不如警隊來的靈通。
可既然沒有,那張崇邦自然不能那么問。
不過這也并不影響他對阿敖的試探,或者說這就是他對阿敖的試探
須知,他們見面的背景發生在王焜案之后,這件案子,香江警隊付出了足足八名警察死亡的代價,包括一名警司受傷的警察更是多達二十余名
這簡直是一件驚天大案、要案
張崇邦深知阿敖有仇必報的性格,如果阿敖想報仇,阿晴絕對難逃一劫,他不需要阿敖親口去承認什么,只要他說一句見了,就完全可以鎖定阿敖存在重大的作案嫌疑。
這并不奇怪,見一個背叛了自己的女人,見了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