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高速運動之下,他的動作就很難被人預判了,如若換作是一個對陣經驗并不豐富的對手,就算實力勝過封于修一籌,猝不及防下,只怕也要被他打個措手不及,落得個敗陣身死的凄慘下場。
只可惜,封于修的對手是江浩然。
盡管江浩然也不知道封于修葫蘆里到底賣得是什么藥,但這并不妨礙他清楚,以自己明勁中期的實力,足以把控全場。
天差地別的實力鴻溝,就算封于修亮出底牌,也抹平不了二人之間的差距,更逃脫不了被吊打的命運。
所以,他只需以不變應萬變即可。
令江浩然意外的是,封于修的理智并未完全被怒火吞噬,他沒有貿然選擇進攻,而是圍而不打,在江浩然周邊不斷試探,看來之前交戰的一百回合,還是讓他長了不少教訓的。
既然封于修不急,江浩然更沒有著急的道理,如此消耗體力的招式,封于修膽敢一直這么耗下去,他反倒能不戰而勝。
只是,這么低級的錯誤,會發生在封于修這種對戰經驗極為豐富的武者身上嗎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果然,隨著封于修不斷移行換位,他身上的氣勢竟也越變越強,越變越盛,頗有一鼓作氣,一戰而下的勢頭。
顯然,封于修也清楚,對付江浩然這樣的高手,與其搞突然襲擊、打消耗戰浪費時間,還不如積蓄力量,畢其功于一役來的實在。
而他這一手天纏功,正是以弱勝強、克敵制勝的不二法寶
這套功法,是合一門博眾家所長,將各門各派的招數、特點和變化進行總結,并針對性地開發出一套克制的方法,最終才形成了招式,演化為了法門。
不僅僅是天纏功,合一門的很多功法都有別派的影子,這些都是合一門的開派祖師將諸多門派的功法絕學融為一爐,并結合自身特點開創而出的獨門功法。
說起來這也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并沒有回避借鑒的事實,就連“合一”二字都是由此引申而來,也算是向門人子弟表明態度,同時告誡他們不要忘本。
說回天纏功。
所謂「纏絲盤珠影隨形,功法連綿不放松;剛柔虛實窺破綻,六字訣法定乾坤」,這套功法的功理奧妙全在一個纏字,通過特殊的運功法門和技巧,它可以讓功法的主人在一瞬間爆發出遠遠超越自身極限的實力。
仗著此功,封于修橫行江湖,挑戰天下高手,未嘗一敗,每戰更是定下規矩,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一路走來,他百戰百勝,手中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鮮血,可奠定的卻是獨屬于他一人的武林神話
隨著封于修的氣勢不斷拔高,饒是以江浩然的實力,也不由斂去了幾分輕視,細細留意起封于修的一舉一動來。
這倒不是他怕了封于修,而是在研究他的打法路數。
看得出來,封余修應該是拿出了他壓箱底的絕學了,他很好奇,對方所謂的底牌,究竟能有幾分威力呢
不過在觀察片刻后,江浩然索性閉上了雙眼,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才知道,于是干脆自賣破綻,引封于修出手。
“死到臨頭了,竟然還敢托大,那你就受死吧”
封于修果然中計,見到江浩然在面對他即將展開的攻勢時還敢閉眼,只當他目中無人,登時氣就不打一處來,但他又怎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