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于修喃喃道“一直以來,在沈雪面前,我都刻意維持英雄的形象,甚至常常以救命恩人自居,挾恩自重,可這恰恰是極度自卑、毫無自信的表現
從小到大,因為長相丑陋、天生殘疾,我沒少遭人嘲笑捉弄,沒有人看得起我,也沒有人愿意跟我交朋友,可是,同樣沒有人知道,我是多么希望得到別人認可,得到他人肯定啊
直至沈雪的出現。
她給了我極大的心靈滿足感與成就感,在她面前,我似乎是無所不能的,似乎是不可戰勝的,似乎是無所畏懼的。
我可以永遠為她遮風擋雨,我就是她的神,她的yyds
可惜,這一切都只是我的一廂情愿罷了。
自從沈雪罹患絕癥后,我除了眼睜睜地看著她一天天地被病魔摧殘的不成人形外,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我們的關系漸漸變得復雜,爭吵、埋怨、指責,幾乎成為了日常。
我的形象開始一落千丈。
我也變得越來越喜怒無常,整天不是怨天尤人,就是逃避推卸責任,直至最終惱羞成怒
在沈雪面前,我終于毫無形象可言
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與其如此,不如就讓時間定格,至少還能存留一份美好的回憶。
沈雪死了。
盡管我為她的死找了無數個理由,但我清楚,她是死在了我的軟弱、無能和自卑下。
這是一段痛徹骨髓的領悟,代價卻是摯愛的生命
我知道錯了,可是為時已晚。
試問,一個失去勇氣的男人、一個毫無自信的男人、一個只會逃避的男人,本身就與武道意志背道而馳,又妄談什么突破呢”
封于修此時大徹大悟
“師父,您改變了我的命運,可我卻辜負了您的教誨”封于修懊悔不已。
“你師父是誰”江浩然眼神微瞇。
“合一門掌門夏淳恩。”
“夏淳恩為什么要收你一個殘疾人為徒”
江浩然很好奇封于修的這段經歷,因為原劇情中并未交代其一身武藝的出處,倒是夏侯武曾經教授過他一招半式,勉強能算是他的半個師傅。
按道理,像封于修這種野路子出生的武者,就算打法再凌厲,但因為缺失章法,所以攻勢中難免破綻百出,易被高手戳中死穴。
所以,通常這類武者都會以快打快,不給對方反應機會。
但封于修明顯不同,他招式精妙,戰法凝練,功夫火候極深,顯然得到過高人指點,接受過師道傳承。
因此,拋開不靠譜的劇情,這其中必然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說來也是運氣,我是在師父外出游歷之時與之結緣,并拜入門墻的。”
封于修陷入了回憶道“我本名翁海生,出生在惠州羅浮山下的一個小村落中,因為先天殘疾,我一出生就被父母遺棄,從此成為孤兒,全靠吃百家飯才能長大成人,所以沒有人瞧得起我,除了憐憫,我這輩子收獲最多的就是冷眼和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