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就是張導的厲害之處了,金主爸爸發了話,他不能不孝,忤逆霍爹。于是,他特意把因因小朋友巧妙的安排到了劇本殺組,還給了一個“因為小朋友是nc,所以并沒有什么出場機會”的合情合理的理由,讓金主爸爸龍心大悅。
結果轉頭,張導就安排副導演,去拍攝了他們在錄制劇本殺時,因因一個人的畫面。
因因穿著一身小皇子的衣服,舔著手里的冰激凌,聚精會神的和副導演一起湊在攝像機監控儀前,看起了他爸爸玩游戲。不哭不鬧,乖的讓人心疼。
編劇姐姐都忍不住來建議“要不要進去和他們一起玩啊”
因因卻主動搖頭拒絕了“會打擾到媽媽的。”
“你去了也是一樣的,你們都是在工作呀。”編劇姐姐很會鉆空子。
“不是,”因因卻很固執,“是會打擾到媽媽和他的朋友們玩游戲。媽媽已經好久沒有這么開心過了。”
哪怕是在和霍之稚吵架的時候,林染都是開心的。
他再次以林染的身份,成為了別人眼中的一個個體。不是因因爸爸,也不是因因最好的朋友,是林染,只是林染。
因因小朋友真的很擔心林染“媽媽很不會交朋友。”哪怕是因因這么小的年紀,他也能從林染搬出顧驚家的舉動里,明白一些什么。不是很透徹,卻已經有了模模糊糊的想法,他要給“媽媽”更多的和別人接觸的機會,這樣才能重新擁有友誼。
他在幼兒園就有很多朋友,他的“媽媽”也不該只有他一個好朋友。
所以,明明因因是第一集里出場最少,近乎于消失的存在,但他時不時被切入的幾幕乖乖等待媽媽的畫面,還是牢牢的抓住了觀眾的心。
這未免也太乖,太好哭了吧
順利達到了林染在加入節目時,對張導提出來的那個社會問題。很多媽媽,不管是不是單親,一旦她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們的社交就會近乎為零。她們被迫或者主動的太過投入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了。等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她們再抽身時,才驚愕的發現,她們已經沒有朋友了。
只是短短幾年間,與朋友聯系就越來越少了,朋友說的話她們跟不上,朋友的近況她們不了解,乃至于和朋友出來吃飯,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孩子問題,而麻煩了朋友卻不自知。
朋友嘴上說著不介意,能理解的。
可是誰生來就一定要不斷的遷就別人呢一回兩回不會介意,三回四回,五回六回呢當這種社交成為一種麻煩和壓力來源時,朋友會如何選擇呢她們也很累,也有很多屬于自己的成年人的壓力,她們憑什么要不斷的做出讓步呢
最后,媽媽就真的只剩下了孤家寡人,要么重新開始經營和朋友的感情,要么就是和孩子朋友的家長成為全新的朋友。
但后者會讓共同話題再次只有,孩子,孩子,孩子。
“媽媽也需要自己的朋友啊。”因因的期待與愿望,戳中了無數觀眾的心。愛屋及烏,對林染和因因這對“母”子的喜歡程度,就無限飆升了。
總之,陸止偷雞不成蝕把米。
顧驚白最大的善良,就是在節目播出后,沒對陸止說出那句“我早就和你說過吧”,他只是拍了拍陸止的肩“下次要當壞人的時候,先和我商量商量,嗯”
陸止回頭,關注焦點卻在顧驚白換了一身簡單干練的外出服飾“你要出門”
“對,有人約我見面,”顧驚白在陸止委屈的眼睛里,非常習慣的就妥協了,不等陸止我,先自我補充了一句,“不是林染,放心吧。”
“那是誰”陸止鍥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