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總,上次在韓冷老師的辦公室里,我太著急離開,現在想想總覺得很是失禮,需要跟您說一聲對不起。”
“千萬別這么客氣。”南盛禮貌回道,“是我每一次都突然出現,打擾到你們上課,我才是很抱歉才對。”
兩人說完這番你來我往的客套話,竟都忍不住笑了。
南盛幫黎初月倒上一盞茶,溫聲開口。
“我一直生活在溫哥華,平時喝的大多都是咖啡,對中國茶并不算很了解,今天是聽了服務員的推薦,點的這壺都勻毛尖,希望你能喜歡。”
黎初月笑著點點頭,輕抿一口道:“很好喝,鮮濃回甘。”
“那就好。”南盛不再繞彎,直接切入正題。
“黎小姐,我上次跟你提過的,希望你能加入我劇團的事情,請問你現在能給我答案了嗎”
南盛頓了頓,接著說起:“黎小姐,我這是第三次見你了,我知道三國演義里,當年劉備對諸葛亮,也是三顧茅廬。”
“這可不敢當”
黎初月知道南盛是半個外國人,中文可能確實不算好,但她還是被他“三顧茅廬”的比喻嚇到了。
她趕緊笑著回道:“南總,我一直很好奇,既然您多年以來都生活在國外,那現在為什么又會突然想回國,想創辦戲曲劇團呢”
南盛聞言微微抿唇,不緊不慢地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我是出生在加拿大的華人,從小就和父母生活在溫哥華。我曾在大概二十幾年前,回中國探過一次親。那時候旅居蘇州,那個城市給我留下了這輩子最美的回憶。”
南盛一邊回憶著,臉上一邊不自覺地浮起了幸福的微笑。
黎初月接道:“巧了,南總,我就是蘇州人,只不過二十多年前,我可能還沒出生。”
“哦,是嗎”南盛笑笑,“那我們還真的蠻有緣。”
南盛停頓片刻,繼續徐徐道來:“當時,我在蘇州邂逅了一個女孩子,是她帶我去你們那兒本地的小劇場,看了一場昆曲演出,那一出牡丹亭,我一直記到現在。”
黎初月聞言,直接開口問起:“所以,這是您想回來投資戲曲事業的原因”
“是的。”南盛真誠地點點頭,“現在我的父母已故,我在加拿大已經沒有什么親人了,人年紀大了,總是想要落葉歸根。”
“您沒有子女嗎”
黎初月的話問出了口,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問了不該問的問題,很擔心會冒犯到他。
但南盛卻無比坦然:“可能命里沒那個緣分吧。”
黎初月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只得先換個話題,免得引他傷懷。
“南總,您的劇團,未來是會成立在北京嗎這一點對我來說很重要。”
“是在北京。”南盛認真答道,“這里的文化氛圍很好,兼容并包,市場也會更大一些。”
他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工作合同,雙手遞給了黎初月。
“黎小姐,這是我請律師起草的,你可以仔細看看上面的條款。其實這幾個月,我陸續跑了一些藝術院校的戲曲專業,也挑到了一些優秀的孩子。”
南盛說到這里,抬起頭看向黎初月,鄭重其事道:“但你是我一眼就相中的昆曲閨門旦,希望你能認真考慮。”
黎初月接過合同,簡單地翻看了一下。
其實話已經聊到了這個份兒上,黎初月被南盛的誠意感染,確實有些心動。
然而等她看到工作合同上的年薪時,這份“心動”,差一點就變成了“沖動”。
他這個老板,未免也太慷慨、太大手筆了。
黎初月看著對面一臉真誠的南盛,忍不住提醒道:“南總,您了解過我們這一行昆曲演員的平均收入嗎”
“當然。”
南盛點點頭:“我知道,像你們這種戲曲演員,大多數都是有編制、有保障的工作,既然這點我做不到,所以只能在錢上去補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