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哪怕胤禟是皇上的九阿哥,也還是頭一回能感受到這樣待遇,畢竟他跑的人家大多數都是朝中位居高位的人家,甚至有不少還是皇室宗室,與他都是連著親的,若非是他如今掌了出海之事,胤禟作為一個光頭阿哥還真沒有眼前這樣的體面。
一時間他還挺享受這樣的感覺,這次拿到豐厚分紅的人家,對胤禟的態度都頗為殷切,他們可不想只賺這么一回,如今皇上對出海之事嚴守死防,估計也就只有通過“大清遠洋貿易公司”這條路,他們才能繼續賺到這么多銀子,故而對胤禟態度殷勤,也是想要參與到下次的出海當中。
對于這些拿到豐厚分紅的人家來說,這個年底非常滋潤,幾乎府上每日都喜氣洋洋,但是對于那些錯過了第二次出海的人家來說,就格外煎熬了。
因為之前戶部追銀的事情,不少人家還拖著欠款遲遲不還,最后還是太子在皇上面前求情幫他們延遲歸還期間,這本來是一件極好的事情。但是隨著出海的事情發生,這些人家就后悔莫及了,當初他們是以沒銀子為借口拖著欠款,還憑著太子殿下、直郡王與皇上的寵幸,特地給雍郡王難堪。
而等出海募款的時候,他們中不少人明明都是有銀子的,卻不能拿出來,只能眼睜睜看著旁人都參與到其中,那心中就如熱鍋螞蟻似的,又急又躁,尤其是眼下當初參與出海的人都賺到了好大的一筆銀子,他們更是眼珠子都發紅,心里妒忌無比。
早知道如此,他們還不如直接將欠著戶部的銀子給還了呢。
當下戶部不僅收到了出海帶來的兩成分紅,還有好幾戶人家紛紛跑去還銀。
弘暉對這些后續聽了一耳朵,就不怎么關注了,他在拿到自己的那一份分紅后,就暗戳戳準備搞點事情。
先前四爺確實叮囑他這一陣子要低調些,弘暉也一直沒怎么出門,這一段時間京中最出風頭的應該是胤禟,而弘暉的低調沉寂,讓原本對他保持高度警惕心的眾人漸漸淡忘了。
而這次他要搞事,卻是不用出門的,弘暉先前掰算日子時,就猜到張瑚差不多要在年底的時候回京,果然不出他所料,在年關將近的時候,張瑚卻是從海南島那邊趕回京城,而且還帶回了兩樣消息。
海南島那邊的產業,差不多是弘暉穿越來的頭一年置辦下來的,到如今已經過了三年左右,而當初種下的滿片橡膠樹已經進入了成熟期,可以安排人手定期去“割膠”,然后收集橡膠樹身上流下來的天然橡膠。
除了橡膠樹成熟的消息外,弘暉還收到了張瑚帶回來的幾個人,其中大多數是他先前讓陳福去信叮囑要的傳教士,也就是他為莊子上那個新式學校準備的英文老師。而除了這些人以外,還有一人極其特殊。
這人同樣是來自西洋那邊的國家,卻是一個醫生。
張瑚一板一眼地跪在弘暉面前,“屬下未得阿哥吩咐,便私自將其帶回京中,還請阿哥責罰。”
弘暉望了一眼站在那里不知想什么東西的洋人,眉頭微皺,“你是如何遇上他的”
這個洋人若真是西洋那邊的醫生,那對弘暉來說就是大有用處,可若是個醫生,怎么會流落異國呢,像如今大清的洋人,大多數都是傳教士出聲,也有不少是犯了事的,總而言之不是為了傳教就是為了逃難,而這個醫生又是因為什么緣由來到這里呢。
醫生能救人性命,不管在哪里都能憑借本事養活自己,根本沒必要遠渡重洋來到這里。
張瑚垂下頭去,“屬下是在南邊聽聞了他的名聲,見他確實有幾分本事,據說還在他家鄉念過什么大學”他是覺得阿哥需要這樣的人,張瑚心里很清楚,自己所追隨的阿哥是個極有本事的,而且還學識淵博,掌握著旁人都不懂的本領。
但他見到這個洋人時,見他確實有幾分才能,當即便想著將人送給阿哥,即便阿哥不喜,也不過是為此受罰罷了,他愿意受罰。
弘暉聽張瑚介紹完此人后,并未出聲,而是打量了一眼眼前這個洋人,瞧著似乎已經三四十歲的樣子,不過也不一定,畢竟洋人都長得不太年輕,但看這人外表,倒是個相貌出色的,金黃的頭發微卷,湛藍的眼珠配上白皙的膚色,這樣的長相在如今的大清顯得格外怪異,尤其是這人身上還穿著一件旗人的長衫。
許是弘暉一直盯著他,阿莫爾緩緩轉過頭來,視線與弘暉正好對上,他擠出一抹笑容來卻顯得十分僵硬,“你能給我吃的還有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