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還不如干脆弄出加壓泵,他們如今確實沒有電力,但是可以利用蒸汽嘛,效率是低了些,但總要比建水塔來得容易。
弘暉這里打定主意要造出一個蒸汽動力的加壓泵來,但其實連個實驗室都沒有,蒸汽機更是沒影子的事情,可弘暉卻半點不急。
自從康熙四十六年在莊子上建了一個專門教授現代科學的學校后,這幾年弘暉就定期往那學校里輸送生源,而且他還特地挑的都是工匠家庭出身的孩子。
本朝的工匠制度是沿用了前朝舊制,世人眼里匠戶身份最卑賤,而且身為匠戶,他們世代都不能專業脫籍,不能做官1。這些工匠們世代相傳,手里掌握著熟稔的技術,但卻受盡世人的鄙夷,一般都是那些大戶人家的世仆,弘暉將他們的孩子選來進學校,無異于是給了他們一條新的出路,那些被選中的孩子個個都對弘暉感恩戴德,恨不得立刻就學有所成來報答阿哥的知遇之恩。
他們只有習得本事,做出阿哥想要的東西,才能有更好的前程,才能讓家里的人都過得更好。
弘暉選中他們,其實也是看中這些孩子身上的天賦,西方的工業革命一開始也是爆發于工匠之中,那些有著幾十年經驗的工匠們在他們所熟悉的向來都是所向披靡,他們想要弄出新的創造與發明比常人更要簡單些。
弘暉認為他們自己的工匠并輸于西方,甚至可能會更優秀,不少匠人都是世代相傳有著數百年的傳承,若是能將這些人都利用好,說不準能開發出更大的潛能。
事實正如他所想那樣,被他選出的那批工匠少年在學校里表現得遠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出色,對一些物理知識的理解也比常人要快幾分,甚至因為他們從小接觸匠活,動手能力也比旁人要優秀許多。
就在弘暉打定主意要挑出一批優秀的學員來研發蒸汽機時,胤祿從宮里出來找他,興沖沖道,“弘暉,皇阿瑪讓我去修數理精蘊”
胤祿眼里亮晶晶,望著弘暉的眼神充滿了喜悅,如今他已經十六了,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娶了福晉,也到了入朝辦差的歲數,但是胤祿沒想到自己能接到這樣的差事。
他自小就喜歡西洋的數理,先前還多次與弘暉一起探討過,如今能去修數理精蘊,對他說根本算不得是辦差,而是一件喜事,他記得弘暉也是頗擅其道,不由開口勸道,“弘暉,要不我去與皇阿瑪請求,讓他批準你也來修此書吧”
說是讓胤祿修書,但到時候朝廷肯定會給他安排一個班底,而非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胤祿來做,若是讓弘暉加入其中也同樣如此,很多事情可以交給底下的人去做,并不會耽誤弘暉平時要辦的其他事情。
胤祿是全心全意為弘暉打算,等這數理精蘊修好后,皇阿瑪定會讓人刊印然后發放至全國各地,到時候他與弘暉的名字都會被刊印在上面,這可是一種榮耀,而且也能在那些文人心中揚揚名,樹些好聽的名聲。
弘暉卻是搖搖頭拒絕,眼見胤祿有些著急,弘暉沖著他眨了兩下眼睛,“既然這差事是皇法瑪交給你的,你便好生辦差,你去修那數理精蘊,而我嘛,也有別的書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