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康熙作為皇上,他早已經將自己的子孫們都當作臣下奴才,若是犯了事就會嚴厲處罰,但其實他不僅僅是一個君主,還是天下最大的家長,便是出于人倫親疏,此時也該為這四格格出頭。
康熙盯著跪在地上的弘暉,沒聽他為胤褆辯解半句,更沒有置疑自己對胤褆的處罰,反而是談起親戚人倫來,康熙眼底的猜忌逐漸消散,聽著弘暉說了這么多,他原本還有些惱怒的心情,已經被復雜酸澀所填補。
“講了好一會兒的話,也該累了吧,梁九功,賜座”
梁九功連忙帶著小太監搬上來一張繡凳,然后又聽到皇上賜茶的命令,忙不迭地去茶水房讓宮女上茶,而弘暉卻是不驕不躁,不管是剛進來的時候,還是如今被賜座賜茶的,都是一副寵辱不驚,也沒有半點驚慌。
康熙暗贊了一句這個孫兒,眼里很是寬慰,如今朝中不管是那些百官朝臣,還是他的那些兒子們,哪個不盯著他座下的龍椅,他們只當他是一個帝王,想從他這兒謀求利益,但是弘暉卻是將他當做一個祖父,當作一個該為小輩出頭的長輩,而這點在康熙看來是難得可貴。
可見這孩子是打心眼里就親近他的,若不然也不會在收到弘昱的書信后,就立刻想到來請求他,這種直白而又孺慕的眼神讓康熙心頭暖烘烘的,這一刻他覺得自己與弘暉就像是民間尋常的祖孫一樣。
本該如此,若是受到了委屈就直接與他說便是,何必要在他眼皮子里底下搞那些小動作呢,康熙心底想起一人而不滿,看著眼前的弘暉就越發順眼,直接道,“雖然胤褆大逆不道,但是他的那幾位格格都是宗室格格,若真是被人輕慢,朕會為它們做主的。”
有了康熙這么一句話,弘暉就放心了,他乖巧地在康熙面前應聲。
這朝中之人其實都是跟著康熙的態度行事,只要康熙表態,那些人就根本不敢怠慢。
弘暉將這事告訴康熙后,并沒有就完全不管了,那個四堂姐如今已經歿了,其中是否有隱情自有康熙去調查,而他則是要將更多的心思花在另一位二堂姐身上,弘暉覺得逢年過節的都可以讓府上送去一些禮品,省得她夫家以為這二堂姐身后沒人了,除此之外,也要讓太醫時不時上門請脈,多調養調養身子。
還可以讓大格格過去將人邀請出府赴宴,大格格與胤褆家的二格格是自幼相識,她們之間情分可比弘暉要深得多,況且弘暉作為男子,就算是堂姐弟的關系,也不便走得太近。
不過這四格格之事也給弘暉敲了一記醒鐘,他知道前些年他阿瑪就已經為大格格向康熙請旨,想要將她留在這京中。
四爺這些年頗受重用,而子嗣卻一直不豐,就這么一個女兒,康熙便點頭同意了這件事,弘暉覺得光將大格格留在京中還是遠不夠,應該要提前將婚配人選物色起來,最好將對方家庭環境多觀察一下,若是為人不厚道,也好及時更換人選才是。
等弘暉憂心忡忡找上胤禛時,將自己心里對大格格未來婚配之事說出,得到的卻是四爺一個沉默反應。
胤禛盯著眼前這個少年老成的兒子,這小子整天忙活這兒忙活那兒的,如今竟然連自己姐姐的婚事都開始管上了,這讓胤禛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點多余,怎么兒子比他這個當爹的還要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