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康熙一直有意讓人控制這些外國人的傳教行為,只怕這大清的百姓大數都要成為了基督教的教徒。
弘暉的這番說辭成功讓老祭酒沉默下來,他自然也是知道弘暉說得并不假,甚至他自己也與那些傳教士們打過交道,還親自聽那些洋人們說過他們的上帝,對那什么耶穌都有幾分了解,老祭酒不禁有些猶豫,這么一想,那些西洋人還真是用心叵測,從那么大老遠的地方跑到他們大清就是為了傳教。
若是這大清的百姓都喜歡上了耶穌,日后信奉孔孟圣賢的人豈不是就少了
弘暉見祭酒臉上出現深思,頓時覺得自己只要再加把勁,一切大有可為,不怕不能將這祭酒拉到自己陣營來。
老祭酒年齡大了,不過是聽著弘暉講了一通就覺得腦袋瞬間嗡嗡起來,他見弘暉此刻臉上露出躍躍欲試模樣,顯然還打算繼續講下去,頓時有些怕了,他連忙擺擺手,“你也別說了,即便是我同意了也沒用”
這國子監里有幾人是真心為了孔孟圣賢的學問來的,那些學生們大多數都是奔著仕途而來,又怎么會愿意千辛萬苦、漂洋過海只為了去海外宣傳先賢們的學問呢
對此弘暉覺得自己有把握,他見祭酒的態度已經軟化下來,當即保證道,“只要大人您許了我們進去,我便能讓他們同意出海去講學去”
見他這么自信,這老祭酒也想見識一下這位弘暉阿哥的本事,他沉吟片刻,然后抬起眸看向眼前的年輕人,“行,今日你盡管進去,至于能不能說服他們,那就看你本事了”
弘暉在來國子監的路上,就已經從德伍與烏智口中聽到了更多關于這國子監的消息,比起那些滿蒙聯姻貴族的子弟,這國子監是真的有外國人,除了周邊藩屬國高句麗、安南等國外,還有俄羅斯的學子。
如今的俄羅斯可不是一個老實角色,在東北那一塊小動作不斷,甚至在康熙早些年,還與清朝士兵在黑龍江那一帶打起來過,雖然當時沒讓他們占到便宜,但是沙俄當時也只是暫避鋒芒,實則一直暗中蟄伏想要尋找合適的時機。
草原上的準噶爾一部叛亂不斷,其中就有沙俄從中尋機造勢的緣故,從順治時期到如今的康熙上位,清朝與沙俄那邊交手過好些次,還擒獲了不少戰俘。
對于俄羅斯戰敗的戰俘,雖然已經對清朝投降了,但是康熙對他們壓根就不放心,直接將他們押送到京師,將這些人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而為了展現自己的仁愛寬厚,康熙對于這些投降的戰俘沒有進行趕盡殺絕,而是安排他們與清朝的百姓進行婚娶,想要使其徹底歸順下來。
康熙對這些人恩威并重,不僅給了俄羅斯戰俘優渥的生活條件,他們到了京師后不僅有吃有喝有住處,還給安排了娶媳婦,甚至還能像八旗士兵一樣能領到俸祿,不過這些人也不是吃白飯的,康熙將他們整編到鑲黃旗旗下的獨立一支佐領,將其稱為阿爾巴津人,平時主要從事一些文書翻譯的工作,大多數在理藩院任職,而理藩院正是清朝用來處理與外國交際的地方,可見這些人也算是物盡所用了。
如今的阿爾巴津人差不多就是當初那俄羅斯戰俘與清朝百姓結合生下的后代,他們的子弟也會進入到國子監學習滿漢的學問,可見這國子監反而是一個相對比較開放的地方,里面的學生除了滿漢兩族的外,還會有其他國家以及民族的,平時也會接觸到不同國度的習慣與文化,在適應度上比旁人都要強幾分。